同志们:
今天我们开展一次深入系统的专题党课学习。这既是我们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推进作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部署、推动xxx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尽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风要常修常练,纪律要常紧常严。x月x日,我们召开了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全体干部职工集中观看了保密警示片,学习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关于“违规吃喝”等典型案例。大会内容震撼人心,案例发人深省,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对我们党性修养、纪律意识、作风观念的深刻拷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党的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破除“四风”抓起,管住“关键少数”,严在日常、抓在经常,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以刮骨疗毒、猛药去疴的决心,开启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新篇章。这是一场刀刃向内的革命,是一次触及灵魂的自我净化,也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今天我们重温中央八项规定,不是简单地再讲一遍制度条文,而是要结合当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联系自身的思想、言行和工作,真正从思想深处触动、从行为细节警醒,从制度落实发力,持续提升纪律自觉,坚决守住作风底线,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我们要认识到,作风不是小事。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是关系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纽带,是决定一个单位政治生态的晴雨表。一个饭局可能腐蚀一个干部,一次泄密足以动摇群众信任。作风不正,信仰就会动摇;纪律松弛,腐败就会滋生;思想懈怠,事业必将受挫。正因如此,才有“八项规定立规矩,严管厚爱见初心”这一重要论断。
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内容,实质上就是一次“党性体检”,通过真实案例警示我们要常怀敬畏、常思底线、常掸思想之尘。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党员干部绝不能心存侥幸,更不能以“人情往来”掩盖纪律红线。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不是“纸老虎”,不是“稻草人”,而是一把高悬的戒尺,是党的纪律刚性约束的象征,是拒腐防变堤坝的核心砥柱。
学习中央八项规定,不是背几条规矩那么简单,而是要把“精神实质”深深烙印在思想中,落实到言行中,体现到作风中。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回答好这样几个问题:我是否真正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是否在任何时候都能守住廉洁底线?是否在诱惑面前不动心,在风险面前不乱阵?
同志们,讲这堂党课,绝非任务、也非形式,而是一次唤醒初心的宣讲,是一次增强定力的锤炼,更是一场砥砺精神的再出发。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维度展开讲解:
第一,聚焦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思想根源,从“一个饭局”“一次泄密”看作风问题的深层诱因;
第二,聚焦制度条规,系统解读八项规定精神,从原文原义到实践路径全面把握落实关键;
第三,聚焦纪律执行,明确主体责任、压紧监管链条,确保作风建设常态长效、纪律约束落地见效。
纪律是党的生命线,作风是干部的生命线。我们要通过这次党课讲授,唤醒初心、警醒心灵、唤起责任,以思想上的高度警觉换来行为上的高度自律,以作风上的根本转变筑牢事业发展的清朗根基。
一、聚焦根源: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以案为鉴守住初心底线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违纪违法从不是一念之恶、一步之错,而是由风及腐、积微成著的过程。从近年查处的众多违纪案例来看,绝大多数并非一开始就胆大妄为,而是从一次放纵开始,从一次“看似小节”的失守开始,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在x月x日召开的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我们集中观看了警示教育片,所展现的典型案例,看似平凡,却发人深省。一个日常操作的失误,一次对制度的敷衍,就可能造成工作被动、组织受损,甚至牵连整个单位声誉。细节之处见党性,岗位之中见品行。正是这些表面看起来“不够警示性强”的案例,更应成为我们日常警醒的重要镜鉴。
同样值得我们反思的是违规吃喝典型案例。一个个饭局看似“人情往来”,实则隐藏风险;一句句“来都来了”,背后却是纪律防线的悄然瓦解。案例中提及的干部,就是在“吃吃喝喝”中丧失了警惕、放弃了原则,最终从“饭桌上滑向了审判台”。这些“看似正常”的行为恰恰是作风腐化的温床,一旦心无敬畏、行无约束,必然导致滑坡甚至堕落。案例的背后,是思想的懈怠、纪律的松弛和作风的漂移。我们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到以下三个根源性问题: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理想信念出了偏差,是党性修养出了漏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党员干部“锤炼品格、加强道德修养”作出重要论述,讲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党员干部最重要的是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戒。一旦把手中的权力当作谋利的筹码,就会在一次次选择中丢掉信仰、背离初心。
因此,我们必须时刻把警示教育作为一种“定期校准”。警示教育不是“做给上级看”的形式,而是“照着自己改”的过程。用真实案例“照镜子”,才能发现漏洞;用典型案件“敲警钟”,才能防微杜渐。我们每一位干部都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责任扛起来,把纪律严起来。干部要常思贪欲之害,才能常存敬畏之心。要把每一条纪律都看作高压线,把每一次饭局都当作“考场”,把每一项制度都作为防线。我们要像敬畏生命一样敬畏权力,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清廉,把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尤其在xxxxx这样的单位,我们面对的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公平服务的诉求,一丝一毫的偏差都可能造成信任的流失、形象的受损。我们要更加警醒自律,更加克己奉公,坚决做到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吃的饭不吃、不该办的事不办,把“干净做事”的红线牢牢踩在脚下。
同志们,拒腐防变,思想是根本,作风是关键,纪律是保障。我们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把案例资源变为育人教材,把警示震慑转化为制度防火墙,把廉洁自律内化为工作生活的本能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不变色、不变调、不变质,守好初心之舟,驶稳廉洁之路。
二、重整纪律:严规严管严以律己
——以八项规定为圭臬,把铁的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作风是关系人心向背的“风向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作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刀刃向内、重拳出击,以八项规定破题立制,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推动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总书记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政党,靠什么来管好自己的队伍?靠什么来战胜风险挑战?除了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必须靠严明规范和纪律。”经过十余年深入推进,八项规定已从“开门第一件事”转化为“管党治党基本遵循”,从“破四风的高压线”发展为“立规矩的总纲领”。这既是对党的初心使命的庄严捍卫,更是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根本保障。
那么,如何真正把八项规定精神学懂悟透?如何在制度体系下立起规矩、守住边界?如何在新形势新任务下,持续加强纪律建设?这需要我们深入把握八项规定的政治逻辑、制度逻辑和实践逻辑,让纪律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人人内化”的护身符。
(一)深刻领悟“八项规定”的政治意涵
八项规定之“八”,不是简单列举八条禁令,而是对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系统布局。它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改进调查研究、简化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接待、公务用车、新闻报道和生活待遇等方面行为,指向精准、操作性强。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课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841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