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组织生活会关于聚焦违规吃喝问题开展对照检查的部署要求,我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问题摆进去,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中央八项规定的具体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省,认真查摆自身在思想、作风、行为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挖根源、剖析根本,明确方向、提出措施。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站位偏低,对标对表尚显不足
一是对违规吃喝行为的政治危害认识不到位。虽参与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专题学习,但思想上“入耳未入心、入心未入骨”,存在“吃一顿、喝一场无碍大局”的侥幸心理,未能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全局、党风政风民风一体推进的政治高度加以把握。对“吃喝之风”背后可能引发的作风滑坡、关系异化等风险缺乏深度思考,未真正将此问题上升到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层面来审视。
二是纪律规矩意识有所弱化。对党纪党规缺乏敬畏,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虽熟记于口,却未完全落到实处。对一些打着“人情往来”旗号的隐形变异吃喝行为心存宽容,甚至在某些非公务场合默认“吃一点、喝一点、陪一陪”,未能划清纪律与感情的界限。譬如,曾参与由朋友组织的饭局,对方身份与本人工作领域存在交集,却未予充分警觉,未能主动回避,说明纪律意识尚未固化成行动自觉。
(二)行为规范失守,警戒红线时有触碰
一是存在接受服务对象宴请行为。在具体工作中,曾认为适度宴请属“礼节性安排”,对背后的潜在利益关联和廉政风险认识不深。曾接受企业人员宴请,虽未涉及明确事项,但客观上模糊了身份边界,违背了干部清廉本色。这种行为不仅侵蚀了个人操守,也在无形中动摇了制度的权威与组织的信任。
二是公务接待管理不严、执行走样。在部分公务接待活动中,为体现“周到热情”,曾安排高档次就餐地点,超范围、超规格接待现象时有发生,亦有不必要的陪餐人员列席,造成公共资源浪费。这种“讲排场、比规格”的做法,背离了中央八项规定节俭务实的本质要求,亟待彻底纠偏。
三是参与私人组织的聚餐存在不当行为。对于一些朋友组织的聚餐活动,未能主动识别其中是否存在隐性违规或浪费倾向,往往因“碍于情面”而参与其中。对于自己身为党员干部的身份和影响缺乏警觉,未在关键节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甚至对场合中可能存在的奢侈浪费行为未加抵制,存在带头作用缺失问题。
(三)作风不实不硬,影响干事状态
一是精力投入不足,存在“吃喝误事”现象。部分应酬性活动时间安排不当,导致工作专注力下降、精神状态不佳,影响履职实效。譬如,在参加某次聚餐活动后次日工作时,明显出现疲倦分神、效率下降等现象,说明部分“饭局”已经干扰了本职工作的正常节奏。
二是接待安排形式主义色彩浓重。个别情况下存在为“做样子”而接待、为“留印象”而铺张的行为,接待内容脱离工作实际、服务对象需求与实际成效“两张皮”,形式重于内容、排场高于效率。这种“面子工程”,既耗费资源,又损害机关形象,严重背离求真务实的工作导向。
(四)监管责任虚化,教育引导乏力
一是对下属管理存在宽松软问题。未能充分履行对下属的廉政提醒、监督管理责任,对个别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未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再学习、再强化流于表面,导致部分同志对“吃喝有界”的红线意识模糊,甚至模仿“上行下效”,陷入惯性误区。
二是对家庭成员教育失之以宽。家庭廉政建设有待加强,未能将纪律要求延伸到“八小时之外”。对于家属参加不必要聚会等行为,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心态,未能从源头上做好“内防”。未积极向家属传递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最新要求,也未形成家庭共建廉洁防线的良性格局。
二、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理论学习浮于表面,思想定力尚显不足
从思想根源看,对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不深、理解不透,存在“以干代学”“学而不思”的倾向。平时满足于“读文件、听讲座”,理论学习缺乏系统谋划和持续推进,思想武装存在短板。没有真正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政治规矩来对标对表、内化内省,在面对违规吃喝等问题时,缺乏应有的政治鉴别力和行动引导力,容易陷入惯性思维、经验惯性和人情逻辑。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违规吃喝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2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9504.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