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委员、同志们: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的关键时期,我们齐聚一堂开展党委读书班专题研讨,意义重大而深远。今年全国两会闭幕后至7月底,党中央在全党集中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这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部署。作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金色名片”,是我们必须牢牢坚守的政治准则和行动纲领。作为国有企业的“领头雁”,我们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久久为功的韧劲,深刻认识到落实作风建设精神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软任务而是硬指标。这不仅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更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我们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为企业发展筑牢坚实的政治根基和纪律保障。
一、深刻把握作风建设精神的重大政治意义
(一)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八项规定的战略价值。作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定的首部党内法规,标志着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开端。这十年来,从中央政治局带头立规矩,到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已经成为重塑党内政治生态的关键抓手。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落实作风建设精神,是坚持“国企姓党”政治属性的具体体现,是确保企业发展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肩负着重要使命。我们必须以八项规定精神为“政治坐标”,将“两个维护”贯穿企业决策、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近期巡视发现的个别单位违规发放津补贴、超标准接待等问题,看似是作风问题,实则反映出部分干部政治意识淡薄、政治站位不高。对此,我们必须从政治纪律的高度严肃处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二)以八项规定精神引领企业作风建设。作风建设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国有企业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必须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容易隐形变异。去年集团纪检系统查处的8起典型案例中,就有4起涉及“不吃公款吃老板”等变相违规行为。这警示我们,既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又要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当前,尤其要警惕“躺平式”、“佛系”等新型官僚主义,坚决防止“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形式主义新变种。我们要以作风建设精神为指引,持续整治“四风”问题,培育风清气正的企业政治生态,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三)以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作风建设精神不仅是作风建设的规范,更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可以有效防范经营风险,提升管理效能,优化资源配置。我们要将八项规定精神融入企业发展战略,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只有严格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才能确保企业决策科学、管理规范、运营高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精准把握国有企业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践要求
(一)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整改落实。以问题为导向是落实作风建设精神的重要方法。去年,集团党委开展“四查四看”专项治理,共查出制度漏洞27项,修订完善《业务接待管理办法》等18项制度。这些整改举措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提升了企业规范化水平。今年,我们要聚焦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关联交易、境外项目监管盲区等新领域,建立“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双管控机制。针对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围猎”风险,在28个重点项目推行“廉洁共建”模式,将廉洁条款嵌入合同文本,实现业务监督与纪检监督的有机贯通。通过持续排查问题、整改落实,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二)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落实。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是落实作风建设精神的“风向标”。我们要建立“一把手”履职纪实制度,对物资采购等8个重点领域实施任职回避。今年将开展领导班子成员”廉洁家访”,把监督触角延伸到“八小时之外”。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实行廉洁积分管理,对存在形式主义苗头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构建“全周期”监督体系。建立“纪检+审计+法务”联合监督机制,在重大节日前开展“清风行动”专项检查。运用大数据手段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敏感支出进行智能分析,今年已预警异常数据136条,查实问题28个。通过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体系,确保八项规定精神落到实处。深化形式主义整治。建立“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将视频会议占比提高到70%,合并报表资料43项。实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基层单位反映的82%问题实现现场解决。通过这些举措,切实为基层减负,提高工作效率。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国有企业党委书记学习作风建设精神研讨会发言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9859.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