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作风是党的生命线,也是我们市场监管事业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如磐石的决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央八项规定已成为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深刻改变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对于我们肩负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安全监管、质量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等重要职责的市场监管部门而言,优良作风更是履职尽责、服务发展、维护民生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全局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绝非一时之需,而是持久之功,必须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久久为功。我们必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为奋力谱写市场监管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强纪律和作风保证。下面,我围绕本次会议主题,重点讲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正本清源,深刻领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
习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这段讲话,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对全党的政治告诫,明确了驰而不息抓作风的战略定力。作为市场监管系统的党员干部,必须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将其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市场监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把握作风建设的战略考量。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必然要求。政治立场坚定与否是检验党性的试金石,作风建设必须始终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首先,须从执政根基的角度认识作风问题。优良作风是党赢得民心、巩固执政地位的基石。人民群众往往从身边党员干部的作风评判党的形象。市场监管工作点多面广线长,与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接触频繁,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其次,须从事业发展的维度理解严实作风。市场监管肩负着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公平竞争、守护“三品一特”安全的重任,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高度责任心、过硬专业素养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松松垮垮、浮在表面的状态根本无法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托。习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核心要义就是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促实干、求实效。再次,须从自我革命的高度锤炼党性修养。中央八项规定是党勇于自我革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利器。党员干部必须常怀敬畏之心、律己之心,不断进行自我审视、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在权力行使中清正廉洁。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复杂形势下保持政治定力、抵御风险诱惑。
(二)贯通融合强监督,建立健全常态长效的治理机制。构建系统完善的监督网络是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的制度保障。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仅靠一时严抓难以根治。因此,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常态,扎紧制度笼子。
(三)以上率下重垂范,发挥领导干部的头雁效应。领导的示范引领对作风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习总书记要求:“作风建设要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对整个队伍作风状况具有强烈的导向性。为此,领导干部必须做到:
(四)固本培元育文化,营造崇廉尚实的浓厚氛围。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文化氛围犹如空气,无形却无处不在,深远影响着干部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强化作风建设,必须从思想源头上着手:
二、警钟长鸣,深入剖析市场监管系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反面典型案例是最直接、最有力的警示教材。深入剖析本系统、本领域发生的违纪问题,是深化学习教育的有效途径。习总书记强调:“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是我们持续净化政治生态、提升干部免疫力的关键环节。下面,我将选取五个近期公开通报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希望每一位同志都能从中汲取深刻教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一)案例剖析:违规接受宴请礼金特权思想毒害至深
2021年9月,S省N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某,在负责对辖区内某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及处罚后处理跟踪督导工作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多次违规接受该企业负责人安排的宴请,并在节庆期间收受其以“咨询费”名义赠送的现金红包,累计金额1.5万元。同时,陈某在负责该企业相关许可审批环节时,存在故意设置障碍并暗示企业向其进行“打点”的违规行为。2023年4月,S省纪委监委网站通报,陈某受到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降为四级主任科员,违纪所得予以收缴。
陈某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款:“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或者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情节较重的”,以及第一百三十六条:“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券)等财物”,同时其利用审批权暗示“打点”的行为亦涉嫌《条例》第一百零三条有关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他人谋利的规定。其行为本质是特权思想和享乐主义的集中体现。作为监管者与被监管对象之间的“亲”“清”界限被严重模糊,陈某在监管执法、行政审批等关键环节接受利益关联方的宴请和财物,必然导致公正行使权力大打折扣,甚至将手中的监管权异化为谋私工具。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市场监管部门执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更在市场主体和群众心中造成“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的恶劣印象,直接腐蚀党和政府公信力的根基。习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这起案例警示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要牢固树立“监管权姓公”的意识。深刻认识手中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维护市场秩序的公器,绝非个人或小团体谋取私利的工具。二要明确公私界限。严格遵守“亲”“清”政商关系要求,坚决抵制与管理服务对象发生任何不正当经济往来。三要强化廉洁风险防控。针对监督检查、处罚裁量、审批审核等高风险环节,完善内控机制,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对心存侥幸、顶风违纪者,必须从严查处,绝不姑息。
(二)案例剖析:贪图享乐公车私用纪律规矩视若无物
2022年5月至8月期间,T市Q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人林某,长期将其单位配置的行政执法车辆作为“私家车”使用。林某在节假日、休息日及非执行公务时段,频繁驾驶该公车前往其个人居住小区、购物中心、休闲会所等与公务活动完全无关的场所,其家属也曾多次使用该车办理私事。单位油卡成了其私家车的“燃料库”。经群众举报和纪委监委核实,其公车私用行为共计发生25次,违规行驶里程约2000公里。2023年7月,T市纪委监委网站通报,林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责令其退赔全部违规使用车辆费用(含燃油费、磨损折旧等)。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全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上的辅导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0000.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