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砺担当,清风峻节守初心——在市审计局机关全体干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研讨座谈会上的党课讲稿

2025-07-24 07:03:52 123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正本清源砺担当,清风峻节守初心——在市审计局机关全体干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研讨座谈会上的党课讲稿

同志们:

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作风建设的一张“金色名片”,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和动员令。作为党领导下的经济监督“特种部队”,审计机关必须旗帜鲜明、一以贯之地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改革发展任务艰巨,审计监督在推动治理现代化中的角色愈发关键。唯有以更严的作风锻造铁军队伍,才能在风浪考验中坚守监督职责、彰显审计价值。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做一堂党课报告,旨在深化思想认识,剖析问题根源,凝聚行动共识,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我局落地生根、化风成俗。

一、政治铸魂,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从“徙木立信”到“化风成俗”,其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与治理效能。进入新发展阶段,审计监督肩负着推动重大政策落实、维护财经秩序、促进反腐倡廉的重大使命。审计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到监督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升华理论认知,把握核心要义,将其内化为审计履职的精神坐标。

(一)历史维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政治清醒。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是简单的生活小节问题,而是关乎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大政治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正之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越近。”从苏区时期“自带干粮去办公”的廉洁传统,到延安整风运动确立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再到新时代以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开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风建设始终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审计机关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成长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壮大于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其职能定位决定了必须把对党忠诚、纪律严明作为最鲜明的底色。当前经济社会领域风险交织叠加,审计监督涉及范围更广、触及利益更深,唯有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与历史自觉,才能在复杂环境中坚守本色,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蕴含的价值导向融入审计工作全过程。

(二)理论基石: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实践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伟大实践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审计机关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理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绝不能止步于条文解读,必须深刻把握其背后贯穿的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逻辑。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刀刃向内的勇气,主动对照规定检视自身,解决“灯下黑”问题。要深刻认识到,纠治“四风”问题与深化审计改革创新相辅相成,只有以严明的纪律整肃队伍,才能确保审计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有效发挥审计在推动完善治理中的建设性作用。

(三)实践要求:审计监督权威塑造的必然选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提供了坚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审计机关监督别人,自身首先要经得起检验。审计工作涉及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深度监督,审计人员的一言一行直接代表着国家监督的公信力。任何特权思想、违规行为都会严重损害审计形象,削弱监督刚性。我们必须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审计权威的核心支撑,坚持监督别人首先管好自己,要求被审计单位做到的,审计机关自身必须率先做到且标准更高、要求更严。这既是维护审计工作严肃性的内在需要,也是提升审计发现问题和整改落实说服力的必然要求。

(四)价值引领:人民立场审计初心的生动诠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本质上是坚守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审计工作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都是服务人民福祉、守护公共利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与审计秉持的客观公正、求真务实精神格格不入,更是对人民赋予审计权力的背离。我们查处的每一分违规资金、揭示的每一项制度漏洞、促进完善的每一项政策,都是对公共利益的守护。只有时刻将人民立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才能真正做到为国而审、为民而计。

二、镜鉴常在,深度剖析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训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严肃查处审计系统内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释放出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也为我们敲响了最现实的警钟。我们必须以案为鉴,剖析根源,对照反思。下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警示教育:

(一)案例:违规接受被审计单位宴请并收受礼品问题

2023年3月,Y省Z市审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某某率队在审计该市某重点交通建设项目期间,违反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八不准”工作纪律,多次接受该项目建设单位安排的宴请,餐费超标且饮用高档酒水。审计撤点后,王某某收受该单位赠送的价值约2000元的某品牌茶叶两盒。其行为于2023年7月被群众实名举报,经Z市纪委监委查实后,2023年9月给予王某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违纪所得予以收缴。其分管领域被要求开展“一案双查”。

该行为直接违反《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23修订)第一百条(在公务活动中接受超出规定标准的接待)和第一百三十五条(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其本质是利用职务影响力谋求不当利益,破坏了审计独立性、客观性原则。这不仅是个人的“小节”失守,更是腐蚀审计监督权威的重大风险点。被审计单位借此寻求特殊“关照”,将审计异化为利益交换的工具,导致监督防线形同虚设,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动摇公众对审计公信力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审计干部手握监督权,极易成为“围猎”对象。全局人员务必清醒认识“一顿饭”“一盒茶”背后的巨大风险,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各审计组必须严格执行审计现场管理规定,严禁与审计对象发生任何可能影响独立性的经济往来或社交活动。法制审理部门要强化对审计过程的合规性检查,局机关纪委要敢于亮剑,对“跑风漏气”“变相寻租”等问题发现一起、严查一起。

(二)案例:审计项目外勤期间公车私用问题

2022年11月,S省L市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科科长张某某带队在邻县开展某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工作。在周末结束现场审计返回驻地途中,张某某利用审计组租用的公车绕道数十公里前往景区游玩,相关油费及高速公路通行费在审计项目差旅费中予以报销。此事于2023年1月由审计组内部人员举报,经L市纪委监委查实,认定张某某存在公车私用行为。2023年3月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追缴相关费用。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正本清源砺担当,清风峻节守初心——在市审计局机关全体干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研讨座谈会上的党课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005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