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各级党组织印章的规定》等党内法规要求,现将基层党组织标准全称、规范简称及印章管理要求汇报如下,为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供制度遵循。
一、基层党组织命名规范体系
各级党组织命名必须严格遵循《党章》组织原则和《条例》设置要求,体现组织属性、层级关系和覆盖范围三大核心要素。
(一)党委序列命名规则
3.基层党委:企事业单位设立的党委采用“中国共产党+单位全称+委员会”,如“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学委员会”“中国共产党XX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
(二)党支部命名规范
党支部命名须精确反映组织属性和覆盖范围,主要分为三类:
1.单位型党支部:独立单位中设立,命名格式为“中国共产党+单位全称+支部委员会”,如“中国共产党贵州医科大学机关支部委员会”(参考《条例》第四条)。
2.联合党支部:覆盖多个小微单位时,采用“中国共产党+地域/行业名+联合支部委员会”,如“中国共产党中关村科技园区联合支部委员会”(参考《条例》第五条要求覆盖单位不超过5个)。
3.临时党支部:为短期任务组建,命名结构为“中国共产党+项目名称+临时支部委员会”,如“中国共产党京雄高铁建设项目临时支部委员会”(参考《条例》第八条规定其不换届、不发展党员)。
(三)特殊类型党组织命名
1.流动党员党支部:按流入地命名,如“中国共产党深圳市南山区流动党员支部委员会”(《条例》第五条)。
2.离退休党支部:采用“中国共产党+单位名+离退休职工支部委员会”,如“中国共产党XX市委办公厅离退休职工支部委员会”。
二、党组织全称与简称的使用规范
规范使用党组织名称是政治严肃性和组织纪律性的直接体现,需根据场景严格区分。
(一)全称使用场景
全称承载组织法定权威,必须用于以下六类正式场合:
1.法定公文:党内决议、通知、请示等正式文件发文机关标识(参考《条例》第九条);
2.组织印章:印章刊刻必须使用注册全称(参考中共中央办公厅《规定》第二条);
3.选举文件:党代会代表名册、候选人公示、选票等;
4.对外法律文书:以党组织为主体签署的合同、公函等;
5.牌匾标识:党组织办公场所悬挂的机构名牌;
6.党员身份证明:组织关系介绍信、政治审查材料等。
(二)规范简称的使用
简称使用需确保无歧义且保持政治严肃性,适用三类场景:
1.党内日常事务:会议记录、学习笔记中使用,如“XX局机关党支部”;
2.内部工作沟通:非正式请示、汇报中可使用“XX公司党委”;
3.新闻宣传材料:媒体报道中使用“XX社区党支部”等简化表述。
表1党组织名称使用规范对照表
名称类型
适用场景
使用示例
禁止事项
法定全称
印章刻制、正式公文、法律文书
中国共产党XX市教育委员会
不得省略“中国共产党”前缀
规范简称
内部会议记录、新闻报道
XX市教育局党委
不得简化为“教育局党委”
工作称谓
日常沟通、非正式文件
局机关党支部
不得用于红头文件
(三)常见错误及纠正
错误类型1:省略“中国共产党”前缀(如“二十大学委员会”),违反《党章》第48条关于党组织标识的规定;
错误类型2:使用地域性简称(如“静安区委”而非“中国共产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易造成层级混淆;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命名规范与印章制作管理规定解读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041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