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发言:引领城市复兴的战略纲领,扛牢善治为民的时代担当

2025-07-31 07:03:52 122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中心组发言:引领城市复兴的战略纲领,扛牢善治为民的时代担当

同志们: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在我国城镇化进入转型提质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迈向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城市发展成就,深刻阐述了做好城市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和重点任务,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与里程碑意义,准确把握核心要义,切实增强做好城市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会议精神转化为推动XX县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下面,我谈几点浅见,以供同志们参考。

一、深学细悟,精研内涵,筑牢中国特色城市发展之路的理论根基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集中体现和新发展,是引领我国城市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引和宏伟蓝图。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其精髓要义与实践要求,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尤其要精准理解会议提出的“一个总体要求、五个转变方向、七大重点任务”的战略部署。

(一)深刻领悟核心要义,把牢城市发展的“定盘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重要论断,为我们廓清了方向迷雾。会议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根本立场,必须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这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到,城市工作的本质是为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提供高效能治理服务。具体到实践层面,其一,要深刻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政治保证,确保城市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各个环节,以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破解发展难题。其二,要精准锚定“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战略要求。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坚决摒弃过去重规模扩张、轻内涵提升的惯性思维,着力在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功能品质、增强发展动能上下功夫,推动城市发展模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其三,要紧扣“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的主攻方向。这要求我们把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作为核心目标,致力于优化经济结构、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公共服务、改善生态环境,让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其四,要切实用好“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的实践路径。这不仅是提升城市承载能力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当前各类“城市病”、激发老城区新活力的关键举措,要系统谋划、综合施策。

(二)精准把握实践指向,校准工作推进的“坐标系”。会议强调的“五个转变”,精准切脉了我国城市发展新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对于XX而言,这既是深刻警醒,更是行动指南。其一,深刻理解“从注重规模速度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过去唯GDP、重建设轻管理的观念,将发展重心转移到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改善民生福祉上来,在有限的空间和资源条件下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必须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其二,牢牢把握“从注重外延扩张向更加注重内涵提升转变”。我们必须把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作为主战场,大力提升建成区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环境品质,特别是在改善人居环境上下功夫,通过精细化的城市设计和管理,塑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空间。其三,主动适应“从注重政府作用向更加注重多元参与转变”。这要求我们在城市治理中更好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作用,健全公众参与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激发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城市家园的热情和创造力。其四,准确认识“从注重条块分割向更加注重统筹协调转变”。这要求我们打破部门壁垒,强化政策协同和资源整合,将城市视为有机生命体进行系统治理、协同发力,形成高效顺畅的“大城管”格局。其五,坚定推进“从注重解决显性问题向更加注重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转变”。必须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持续抓好城市安全风险尤其是建筑安全、消防安全、防汛安全、生命线工程安全的排查整治,筑牢城市安全运行屏障。

(三)系统对标时代要求,绘就XX实践的“路线图”。中央部署的“七大重点任务”,构成了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完整体系,每一项都关乎全局、意义重大。对我们县级层面,既要立足当下实际,又要着眼长远发展。一是“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是基础支撑。要积极融入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主动对接中原城市群和XX市都市圈规划,审视自身在区域分工中的定位。同时,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深化新型城镇化,统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融合发展。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上,需要更精准的政策支持和可持续的服务保障。二是“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是动力引擎。我们要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和吸引人才的制度环境、城市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符合县域比较优势的新质生产力。要以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为城市发展增动力、添活力,通过高质量城市更新盘活存量空间,激发创新创业潜能。三是“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是目标归宿。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强化交通网络与用地开发的协调。深入实施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补齐社区公共服务短板,提升“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水平,切实做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四是“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是鲜明底色。要持续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在空气治理、饮用水源保护等方面下更大功夫。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塑造更具魅力的城市生态景观。五是“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是基本保障。必须系统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加快老旧管网升级改造,严格建筑安全管理,科学统筹防洪排涝体系完善,加强应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构建全方位治安防控体系。六是“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是价值追求。要加强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和风貌保护,留住城市记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七是“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是提升路径。要深化数字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优化市民服务体系,让城市运行更聪明、更智慧。

二、聚焦重点,攻坚突破,擘画XX特色城市更新的壮美图景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心组发言:引领城市复兴的战略纲领,扛牢善治为民的时代担当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129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