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8次集体(扩大)学习暨全市整改整治和为群众办实事成效通报会上的发言(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2025-07-31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8次集体(扩大)学习暨全市整改整治和为群众办实事成效通报会上的发言(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尊敬的某某书记、某某市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市农业农村局在整改整治和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中的情况,以及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汇报如下:

自整改整治和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开展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整改整治和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成效

(一)聚焦粮食安全,夯实农业基础

1.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常德市作为农业大市,粮食生产始终是重中之重。我们通过落实粮食生产目标责任制,加强耕地保护,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了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x万亩以上。今年,全市早稻种植面积达到x万亩,较去年有所增加,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西洞庭管理区积极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有效提高了农户种粮积极性,今年1.6万亩早稻喜获丰收,广袤的大地处处呈现出丰收的喜悦。稻浪中,几台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金黄饱满的稻穗被快速卷入机器,粉碎的秸秆直接还田成了下一季轮作的肥料,既实现了粮食增产,又做到了绿色环保。

2.提升耕地质量: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x万亩。通过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完善灌溉排水设施等措施,有效提高了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如汉寿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针对当地地势低洼、易涝的特点,修建了完善的排水系统,同时配套了高效节水灌溉设施,使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x以上,不仅解决了农田的灌溉和排涝问题,还为农业机械化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如水稻机插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x%,水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率达x%。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建立了多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石门县依托当地的柑橘产业,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柑橘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柑橘品种改良、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有效提升了柑橘的品质和产量,促进了柑橘产业的发展。

(二)助力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1.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立足我市资源优势,培育壮大了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如汉寿甲鱼、石门柑橘、临澧油茶等。汉寿县甲鱼产业历经半个世纪的持续发展,逐步形成了从孵化、养殖到加工、营销的全链条。2024年,全县甲鱼养殖面积18.2万亩,年产值达100亿元,有甲鱼养殖户3800多户,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37个,从业人员6万人以上,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石门县是湖南省柑橘种植规模最大的县,全县现有柑橘面积45万亩,60%农村人口以橘为业,从业人员近30万,2024年柑橘鲜果销售收入预计突破12.5亿元,综合销售收入突破18.5亿元,柑橘产业已成为石门县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2.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x%,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x。如金健米业作为我市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开发出一系列优质大米、食用油等产品,不仅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致富。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农户签订订单,保障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促进了农业产业的良性发展。

3.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x家,年接待游客x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x亿元。桃源县依托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资源,打造了多个乡村旅游景点,如乌云界生态旅游区、热市云顶温泉度假区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周边农村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建立了完善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培育了一批农村电商人才,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澧县通过电商平台,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如葡萄、西瓜等销售到全国各地,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提高了农民收入。

(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1.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累计改造农村户厕x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x%。建立了农村改厕后续管护长效机制,确保改厕质量和效果。如鼎城区在农村改厕工作中,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整村推进的原则,采用“三格式”“四格式”等无害化卫生厕所模式,同时配套建设了粪污处理设施,实现了厕所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加强对改厕施工队伍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改厕工程质量,让农民用上了干净、卫生的厕所。

2.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x%。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垃圾分类意识。如武陵区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引导农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同时,建立了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制度,对分类较好的农户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发了农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3.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x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x%。如安乡县针对当地水网密布的特点,采用人工湿地、生态浮岛等技术,建设了多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有效处理了农村生活污水,改善了农村水环境。加强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发挥实效。

(四)强化农业执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1.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加大对农资市场的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行为。今年以来,全市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x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x家次,查处农资违法案件x起,有效维护了农资市场秩序。如在春耕时节,常德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武陵大队执法人员深入农资经营门店,利用“农业执法通”App扫描除草剂等包装上的二维码,仔细比对系统数据,核查产品真伪,并对农资产品的进货渠道、生产日期、包装标识等关键信息进行抽检,确保了农资质量安全,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2.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建立了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质量检测。今年以来,全市共检测农产品x批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x%以上。如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不断加强检测能力建设,配备了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专业的检测人员,定期对蔬菜、水果、畜禽产品等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保障了市民的餐桌安全。

3.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追溯管理。目前,全市已有x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追溯管理,实现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如桃源县的一些大型农产品生产企业,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查询到农产品的产地、种植过程、施肥用药情况、检测报告等信息,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8次集体(扩大)学习暨全市整改整治和为群众办实事成效通报会上的发言(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138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