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参加此次专题学习,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系统擘画了新时代城市工作新蓝图,为交通领域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下面,我结合自身职责分工,围绕会议聚焦提升城市交通治理现代化水平,始终对标“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核心要求,确保交通工作服务好城市高质量发展大局,做几点交流发言。
一、深刻领悟会议精神,筑牢政治认同基础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分析了城市发展新形势、新任务,为我们开启了认识新境界。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交通运输部门必须深刻领会这次会议的战略高度和思想深度。
(一)认清历史方位,增强城市工作使命感。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从增量扩张转向内涵提质,交通运输作为城市“血脉”,须主动适应这一历史性转变。深刻把握会议精神,首要在于增强政治判断力,认识城市工作在新型城镇化中的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中强调,“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这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审视交通风险,将其置于国家安全体系之中。交通规划应从规模增长转向结构优化,突出人口、产业与城镇协同。城市交通系统承载着人口流动与资源配置重任,历史方位的变化要求我们破除传统思维,转向集约高效模式。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从“有无”向“好坏”提升,避免资源浪费与生态破坏,确保城市交通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同时,城市发展面临动能转换挑战,交通运输部门需在稳定发展期主动担当。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交通服务必须由粗放式转向精准化,聚焦市民出行便捷性。交通拥堵、老旧设施更新等问题须系统治理,以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这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决策,遵循“城市是有机生命体”原则,防止零敲碎打。最后,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将交通工作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交通领域必须成为先行者,而非跟随者。通过统筹区域协调与城乡融合,使交通成为推动城市现代化的动力引擎,而非瓶颈制约。
(二)把握指导原则,坚持人民城市理念。中央工作会议确立的核心原则是指导交通实践的行动纲领,首要在于践行人民至上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城市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要求交通运输部门将市民需求作为第一出发点。坚持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交通治理的政治灵魂,必须贯穿政策制定、项目建设全过程。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交通规划须避免急功近利,强化风险评估与前瞻布局。同时,因地制宜原则要求我们区分城区、郊区与农村交通布局,杜绝“一刀切”,确保资源精准匹配。例如,在公共交通发展中,重点优化网络覆盖,而非盲目扩张规模。人民城市理念的核心是共建共享,须推动交通治理从政府主导转向多元协同。会议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这意味着激发社会力量参与交通规划与监督。交通运输局要完善公共参与机制,如通过听证会、数字平台收集市民意见,避免决策脱离群众。此外,坚持创新驱动原则,交通科技创新须与城市更新深度融合,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交通效率。这不仅体现政策协同性,还需强化执行力。最后,生态文明原则要求交通发展绿色转型,严格控制污染排放,确保项目建设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交通领域必须将碳减排目标量化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明确重点任务,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会议部署的七大任务为交通工作指明了着力点,首要任务在于优化城市体系,交通规划须支撑“组团式、网络化”的城市群布局。聚焦人口与产业布局,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升承载能力。交通运输局要强化协同规划,避免“断头路”与资源错配问题。高质量发展主题要求交通服务由“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例如在公交线网优化中突出准时性和舒适度。同时,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推进交通设施内涵式发展,严防建设过剩或品质不足。这需强化政策评估,确保投资有效益。创新城市与韧性城市任务是交通部门的主战场,应推动交通智能化与安全保障同步。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动能,在智慧交通领域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例如,应用大数据提升信号灯管控效率,同时加强基础设施“生命线”管理。绿色低碳任务则强调交通减排协同,严控污染物扩散。总之,交通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会议明确的薄弱环节如“内涝治理”与“应急响应”。通过统筹存量提质与增量增效,我们将交通体系打造成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支撑。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专题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稿:激活交通动脉引擎,赋能人民城市质效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235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