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农村“三资”管理风险防控专题会上的讲话

2025-08-09 07:03:52 122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在镇农村“三资”管理风险防控专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利用周末时间召开全镇农村三资管理风险防控专题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决策部署,聚焦当前我镇三资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强化举措,切实守好群众的钱袋子”“家底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保障。刚才,镇农经站通报了上半年全镇三资管理专项审计情况,指出了12个村存在的合同不规范、台账不健全、公示不到位等具体问题;纪委书记通报了2起典型案例,涉及违规出租集体林地、挪用集体资金等问题,相关责任人已受到党纪政务处分。这些数据和案例,既是警示钟,也是清醒剂,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醒。下面,我结合近期调研和思考,讲三点意见。

一、要从政治高度、民生维度、发展角度,深刻把握三资管理的重要性

农村三资是集体经济的命根子,是农民群众的共有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和收益分配制度,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对我们基层来说,三资管理绝不是简单的记账、管钱、收地,而是关乎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政治工程,是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工程。

第一,三资管理是检验基层政治生态的试金石。农村集体三资归全体村民所有,其管理使用直接体现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从近年上级巡视巡察和镇纪委日常监督反馈的情况看,个别村存在三资底数不清、处置随意、监管缺位等问题,表面看是管理漏洞,本质上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弱化、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淡化的表现。比如,去年县审计组发现*村2018年将30亩集体鱼塘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承包给亲属,合同期限长达20年(违反《农村土地承包法》承包期不得超过30年且林地、鱼塘等特殊用地另有规定的要求),村支书当时认为都是自己人,没必要走民主程序,结果引发群众集体上访,不仅造成集体经济损失20余万元,更让群众对村干部失去信任。这说明,管不好三资,就会伤了民心、寒了民意,甚至动摇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

第二,三资管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钱袋子。当前,我镇正处于推进产业兴镇、生态美镇的关键期,无论是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美丽乡村,还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都需要资金支撑。但从实际情况看,部分村集体资产闲置浪费问题突出:全镇17个行政村中,有8个村的集体仓库、旧校舍等资产长期空置,有的甚至被村民私占;3个村的林地、水面承包合同到期后未及时重新发包,每年损失租金超15万元;还有个别村将集体资金存入私人账户、违规发放福利,导致死钱废钱活钱死钱。可以说,三资管理得好不好,直接决定着村集体有没有造血功能,能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

第三,三资管理是维护农民权益的护身符。我们常说群众利益无小事,而三资正是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所在。前不久,我在*村走访时,一位70多岁的老党员拉着我的手说:书记,我们村的集体林地每年能收几万块租金,可账上从来没公示过,我们都不知道钱去哪儿了。这句话让我心里很沉重。农民群众对三资的关注,本质上是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如果三资管理混乱,群众就会觉得干部在搞暗箱操作,就会对集体事务失去参与热情,甚至激化矛盾。只有把三资管理透明化、规范化,让群众清楚钱怎么花、地怎么包、资产怎么管,才能真正赢得理解和支持,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二、要从清底数、立规矩、强监督入手,全面提升三资管理规范化水平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镇农村“三资”管理风险防控专题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304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