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12345市民热线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12345市民热线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我市12345市民热线运行以来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进一步提升热线服务质量和办理效能,更好地倾听民声、汇聚民智、服务民众。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相关负责同志,市直各部门分管领导,各区县(市)政府分管领导及热线工作负责人,还有部分第三方评价员代表。刚才,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区政府、*县热线办理中心分别作了汇报发言,既总结了好经验好做法,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深刻认识12345市民热线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12345市民热线建设工作,将其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要抓手,作为畅通民意诉求渠道、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关键举措,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优化服务流程,热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服务规模来看,热线平台已实现“7×24小时”全天候服务,全年无休为市民提供帮助。目前,热线共有接线席位150个,接线员280余名,平均每个接线员每天处理诉求30余件,最高峰时单日进线量突破5万件,月均受理市民诉求超过120万件,接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按时办结率达到97.5%,群众满意率稳定在95%左右,这些数据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城市中都处于领先水平。比如,今年夏季汛期期间,受强降雨影响,区街道部分小区出现积水,市民通过12345热线紧急求助,热线第一时间联动市政、水务等部门,3小时内完成积水排除,受到市民一致好评。
从服务范围来看,热线受理的诉求涵盖了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邻里纠纷、噪声扰民,大到紧急救援、政策咨询,真正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据统计,在受理的诉求中,民生保障类占比35%,主要包括水电气供应、物业管理、社会保障等;城市管理类占比28%,涉及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政设施等;政策咨询类占比22%,涵盖就业创业、户籍办理、医保社保等;应急求助类占比10%,包括医疗救援、火灾报警、交通事故等;其他类占比5%。例如,今年年初,一位市民通过热线咨询新生儿医保办理流程,接线员详细告知所需材料和办理地点,并主动协调医保部门开辟绿色通道,让市民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办理。
从服务效能来看,热线已成为推动问题解决的重要平台。通过建立“接诉即办、分级负责、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大部分诉求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热线设立了“绿色通道”,要求相关部门“1小时内回应、24小时内办结”。今年以来,通过“绿色通道”处理的紧急诉求达2.3万件,平均办理时长仅为12小时。比如,*镇一位独居老人在家中突发心脏病,拨打12345热线后,热线立即联动120急救中心和当地社区,救护车在15分钟内赶到现场,及时将老人送往医院救治,挽救了老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