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XX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报告
自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启动以来,XX市XX委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任务。为确保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效,委党委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查改督”闭环工作机制。截至2025年7月底,全委累计开展各类专题学习研讨86次,覆盖党员干部1300余人次,党员干部参与率达100%。
一、学习教育开展情况
(一)学习研讨方面
我们坚持将理论武装置于首位,聚焦“学深悟透”,致力于在思想源头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一是构建“头雁领学、支部研学、青年比学”的立体化学习矩阵。委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先后12次组织专题学习会,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等重要文献,深入研讨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法规,确保领导班子对中央精神的理解和把握精准到位。各党支部分别制定详细学习计划,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累计开展74次集中学习和交流研讨,确保学习教育覆盖到每一位党员。同时,针对年轻干部思维活跃、接受方式多样的特点,创新性地组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学规定、明纪律、勇担当”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将单向的理论灌输转变为双向的互动交流,有效激发了青年干部的学习热情和政治认同感,使遵规守纪内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坚持“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在组织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及我市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宝贵经验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警示教育的震慑作用。定期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汇编学习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市委市纪委通报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特别是深刻剖析发生在系统内部、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组织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体会、开展专题讨论,引导大家深刻反思案例背后的思想根源和制度漏洞,真正做到以案为鉴、闻警自省,在思想深处划出红线、明确底线,实现从“不敢腐”到“不想腐”的思想升华,使全体党员干部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三是突出“重点对象与关键节点”的精准化教育,确保教育无死角、全覆盖。学习教育不仅面向全体党员,更将领导干部、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以及身处项目审批、资金分配、行政执法等关键岗位的干部作为重点对象。我们为新提拔的35名处级干部举办了为期三天的任前廉政专题培训班,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第一课”和“必修课”。针对关键岗位干部,通过定期开展廉政谈话、组织岗位风险排查、签订廉洁承诺书等方式,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同时,紧盯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重要节假日,通过下发廉洁过节通知、发送廉政提醒短信、组织节前廉政谈话等方式,反复强调纪律要求,打好“预防针”、念好“紧箍咒”,坚决防止“节日腐败”,营造了崇廉尚俭的浓厚节日氛围。
(二)查摆问题方面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深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问题查摆,确保问题找得准、挖得深、改得实。一是拓宽渠道“开门纳谏”,全面深入听取意见。破除“内部循环”的局限,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实地走访、蹲点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累计走访服务企业超过100家,深入XX区、XX县等对口联系区县开展调研20余次,面对面听取企业和基层干部群众的真实声音。同时,依托委门户网站、政务服务大厅设置线上线下“作风建设意见箱”,并与市工商联、行业协会等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主动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服务对象、群众代表等召开专题座谈会,广泛征集对我们工作作风、服务效能、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此举不仅让我们收集到关于“文山会海”“检查考核过多过频”等老问题的新表现,更精准捕捉到“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梗阻”“对企业诉求响应不够及时”等深层次问题,为精准画像、靶向治疗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二是聚焦重点“对标自查”,从严从实检视剖装。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全委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深入开展“六查六看”:一查政治站位高不高,看是否将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二查工作作风实不实,看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变种;三查廉洁自律严不严,看是否存在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四查担当作为够不够,看是否存在“慵懒散、拖推躲”等不担当不作为现象;五查服务群众亲不亲,看是否存在漠视群众利益、办事效率不高等问题;六查生活作风正不正,看是否存在追求奢靡、情趣低下的现象。通过个人自找、同事互帮、集体会诊等方式,全委上下累计查摆出涉及会风会纪、调查研究、公务接待、履职担当等6大类共52个具体问题,并逐一建立了动态管理的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清单,确保每个问题都有人领、有人抓、有人改。
三是深挖根源“精准画像”,动态更新问题清单。我们深刻认识到,“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且表现形式不断隐形变异。为此,我们建立了问题清单动态更新机制,要求各处室、各单位以季度为周期进行再检视、再排查。特别注重发现和甄别“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以培训考察为名的变相旅游、“不吃公款吃老板”的违规吃喝、通过电子红包和快递收送礼品礼金等改头换面的新动向、新表现。例如,通过大数据比对,我们发现个别干部短期内频繁赴同一地区出差,经核查确认为“打卡式”调研,存在形式主义问题。通过这一机制,我们不仅对原有问题进行跟踪问效,还及时将新发现的12个问题纳入台账管理,确保问题查摆不留死角,始终跟上作风问题的新变化,为后续的集中整治和长效机制建设提供了精确靶标。
(三)集中整治方面
我们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以钉钉子精神对查摆出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动真碰硬、一抓到底,确保整改见底见效,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一是实施清单化管理和销号制推进,确保整改落实“零死角”。针对查摆出的52个问题,我们逐一制定了详尽的整改方案,明确了整改目标、具体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形成了“一本总账”和各单位“分户台账”。实行“挂图作战”,将整改任务分解到岗、量化到人,每周在内部办公平台公示整改进度,每月召开一次整改工作调度会,听取进展汇报,研究解决难点问题。对已完成的整改事项,经过严格的审核评估后,予以“销号”;对未按期完成的,则亮“黄牌”警告,并由分管领导约谈责任人。通过这种闭环式、链条式的管理模式,确保了所有问题在7月底前全部整改到位,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坚决防止出现避重就轻、表面整改、虚假整改的现象。
二是聚焦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提升。我们紧盯“四风”顽瘴痼疾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了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例如,针对“文山会海”问题,我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和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若干措施》,明确规定2025年全委发文、开会数量在去年基础上再压减20%,未经批准不得开展新的督查检查考核项目。上半年,全委性会议同比减少25%,文件数量减少28%。针对部分项目审批流程长、效率低的问题,我们开展了“效能革命”专项行动,通过优化内部流程、推行并联审批、压缩自由裁量权,成功将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的平均办理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12个工作日以内,获得了服务对象的高度评价。同时,联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对违规吃喝、违规使用公车、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开展了多轮次、不定期的明察暗访,形成了强大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