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XX区中小学教辅材料征订工作会议暨专项整治推进会,主题非常明确,任务也十分具体。这既是一次政策解读会、工作部署会,更是一次思想统一会、纪律警示会。教辅材料问题,看似是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个具体环节,实则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系到教育公平的底线,更关系到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而规范教辅材料管理,正是这一宏大目标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区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铁的纪律、实的举措,抓好抓实教辅材料的征订、使用和管理工作。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规范教辅材料管理的时代内涵与现实意义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们手中的每一本教材、每一份教辅,都承载着知识传播、价值引领的重要功能。长期以来,我区各中小学在教辅材料使用和管理方面,总体上是规范有序的,为提高教学质量、巩固学习效果发挥了积极作用。广大教育工作者也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努力,这一点我们必须充分肯定。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教辅材料领域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地方和学校,对“一科一辅”原则理解不深、执行不力,变相出现“一科多辅”的现象;有的教辅材料内容陈旧、质量不高,甚至存在知识性、思想性偏差,与课程改革的要求脱节;更有甚者,个别单位或个人在征订环节中,存在违规操作、利益输送的风险,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更损害了教育的形象和公信力,侵蚀了教育公平的基石。这些问题,虽然可能只是个别现象,但其负面影响巨大,社会关注度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我们必须予以高度警惕,绝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XX省教育厅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中小学教辅材料进校园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印发2025年XX省初中教辅材料评议推荐目录的通知》这两份纲领性文件。这两份文件,不是简单的重申旧规,而是基于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对教辅材料管理体系的一次系统性重塑和战略性升级。
《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中小学教辅材料进校园管理的通知》,其核心要义在于构建一个覆盖全学段、全流程、全方位的教辅管理新体系。这个体系最大的亮点,就是实施了科学、精准的“分类管理”。具体来说:小学阶段,坚持公益普惠原则,由教育部门免费提供配套的同步练习册,从源头上杜绝了商业行为对低年级学生的干扰,彰显了义务教育的公益属性。初中阶段,则强化“评议选用”机制,由省级专业委员会对教辅材料进行严格的专业审查和意识形态把关,形成权威的推荐目录,确保进入校园的教辅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优质产品。高中阶段,则赋予学校更大的“自主审核”权,这既是信任,更是沉甸甸的责任,要求学校必须具备更高的管理能力和专业判断力。这种分层、分类的管理模式,体现了治理理念的深刻转变,从过去相对单一的行政管控,转向更加精细化、科学化、法治化的现代治理。
而《2025年XX省初中教辅材料评议推荐目录的通知》,则是“分类管理”原则在初中阶段的具体落地和实践指南。这个《目录》的出台,程序极其严格。它背后是省中小学教辅材料评议委员会组织的大量专家,夜以继日地进行评审、比较和筛选的结果。每一本入选的教辅,都经过了政治性、科学性、适宜性的多重检验。同时,《目录》实行的是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的机制。对那些质量下滑、价格虚高、群众不满意的教辅,坚决予以清退,确保《目录》始终保持其权威性、先进性和公信力。这充分说明,教辅材料的选用,绝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纪律性极强的工作。
因此,全区各中小学校长、分管领导和相关负责同志,必须站在讲政治、顾大局、惠民生的高度,把这两份文件的精神学深悟透。要深刻认识到,规范教辅材料管理,是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硬任务;是维护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净化教育生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摒弃任何模糊认识和侥幸心理,将文件精神不折不扣地贯彻到学校管理的全过程。
二、坚守纪律红线,以最严格的标准和最规范的流程抓好贯彻落实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省厅的文件已经为我们划定了清晰的“路线图”和“警戒线”。接下来,关键就看我们的执行力。全区各中小学必须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在此,我重点强调四个方面: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XX区中小学教辅材料征订工作会议暨专项整治推进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7998.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