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青年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县委组织部安排我以党课的形式,与在座的各位年轻干部作一次交心谈心。在座的各位,是我县干部队伍的未来和希望,尤其是去年通过公开选拔走上领导岗位、刚刚结束一年试用期的同志们,组织上对你们寄予了厚望。近期,县委组织部将对大家一年来的工作表现进行全面考核,这既是一次检验,更是一次新的检阅。刚才听了几位同志的发言,我深受触动和启发,真切地感受到我县青年干部队伍中确实是藏龙卧虎,大家有思想、有锐气、有干劲,这让我对我县干部队伍的长远发展充满了信心。
县委组织部举办这次培训班,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把优秀的年轻干部更早地纳入组织视野,系统地跟踪、培养和锻炼,为大家的成长进步铺路搭桥,为我县高质量发展储备充足的后备力量。在座的几十位同志,是组织上从全县干部队伍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代表。组织部给我提供了一份数据,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科级干部899名,但从年龄结构上看,存在着明显的断层隐忧:50岁以上的占了近三成,达到26.7%;而35岁以下的干部加起来还不到15%,其中30岁以下的更是凤毛麟角,仅有7人,占比不足1%。这组数据说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对我们而言,不是一道选答题,而是一道必答题,其重要性、紧迫性不言而喻。大家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能够坐在这里,机会来之不易,肩上的担子也无比沉重。
今天,我想围绕“强基固本铸担当,破局攻坚立新功”这个主题,与大家交流几点思考和体会,希望能对大家今后的工作和成长有所裨益。下面,我讲六点意见。
一、自觉做锤炼党性的奋斗者,筑牢理想信念的“压舱石”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对年轻干部而言,工作经验、人生阅历相对不足,面临的考验和诱惑却无处不在,加强党性锻炼,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紧迫。一些年轻干部之所以“高开低走”、中途掉队,根子就在于党性修养这门“心学”没有学到家,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出了问题。因此,我希望大家首先要在锤炼党性上下一番苦功夫、真功夫。
(一)在理论学习中坚定政治信仰。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理论上学懂弄通,思想上才能拨云见日,行动上才能坚如磐石。大家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尤其要结合我们正在推进的工作,深入领会《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等纲领性文件的核心要义,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发展的举措。学习不能停留在“读过了”“看过了”,要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从而发自内心地认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融入血脉、铸入灵魂。
(二)在对党忠诚中做到言行如一。对党忠诚是具体的、实践的,不是空洞的口号。我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坦荡真诚的人,讲真心话、办实在事。想让群众信服,首先要让自己信服;想感动群众,首先要感动自己。如果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对人一套、对己一套,讲的是言不由衷的话,做的是虚与委蛇的事,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又怎么能指望去团结同志、动员群众?大家要始终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归根结底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我们虽然通过个人努力取得了进步,但离开了组织的培养和平台的支撑,个人奋斗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任何时候都要把对党忠告、对党忠诚作为第一位的政治品格,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挺身而出,决不能当政治上的“摇摆人”、行动上的“墙头草”。
(三)在服务人民中践行根本宗旨。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的根本立场。检验我们工作的最终标准,就是看人民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答不答应。这几年,我县的发展实践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推进XX河流域综合治理,还是实施XX片区改造;无论是谋划XX文化旅游项目,还是建设XX产业基地,我们每一项重大决策的出台,都始终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都经过了反复的、审慎的、科学的论证,确保决策符合我县实际、顺应群众期盼。正因如此,这些工作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赢得广大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这提醒我们,身在基层,和群众的物理距离近了,更要拉近心理上的距离。要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决策办事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想一想,他们最盼什么、最愁什么,我们的政策会不会增加他们的负担,能不能给他们带来实惠。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获得最广泛的支持,才能无往而不胜。
二、自觉做扎根基层的坚守者,深植干事创业的“基本盘”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群众是最好的先生。对于年轻干部而言,基层一线是砥砺品质、增长才干的“练兵场”,是汲取智慧、锤炼作风的“大熔炉”。只有在基层这片沃土上深深扎根,才能汲取源源不断的营养,最终成长为一棵能够为群众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
(一)要涵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我在乡镇工作了整整十年,那段岁月虽然艰苦,但直接与群众面对面打交道,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那种充实感和成就感,是在机关大院里体会不到的,也成为我一生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希望大家都能热爱自己的岗位,特别是奋斗在乡镇一线的同志们,要真正沉下去、融进去。我们很多同志本身就来自农村,我们的父母亲友很多也生活在田间地头,我们决不能因为岗位变了、身份变了,就忘了自己的“根”和“本”,忘了自己也是普通百姓。要常走农家路、常听农家言、常解农家难,在与群众的朝夕相处中增进感情、获取力量。
(二)要珍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锻炼机会。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直接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是考验干部能力最直接的“试金石”。在座有几位从外地来的同志,比如XX、XX等同志,你们远离家乡和亲人,能够在我县这样一个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扎下根来,把宝贵的青春和智慧奉献给这片土地,这种精神本身就值得我们所有人尊重,组织上也一定会更多地关心、关注和关爱你们。希望大家把在基层工作看作是一种神圣的事业,而不是一个普通的职业。这份事业的价值,不在于获得了多少物质回报,而在于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实在在地改变一个地方的面貌,提升一方百姓的生活品质。当看到我们负责的村庄道路更宽了、环境更美了,看到群众的腰包更鼓了、脸上的笑容更多了,那种精神上的满足感,是任何金钱都无法衡水的。
(三)要练就“踏平坎坷成大道”的过硬本领。基层是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维护稳定的第一线。在这里,大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会处理许多“烫手山芋”。这个过程,正是大家提升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的关键时期。面对信访维稳、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等复杂局面,不能有畏难情绪,更不能当“甩手掌柜”。要敢于到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困难最突出的地方去打开局面。每一次成功化解矛盾,每一次顺利推动工作,都是一次能力的跃升。只有在一次次的摔打磨练中,大家才能真正百炼成钢,成长为组织靠得住、群众信得过的好干部。
三、自觉做锐意创新的开拓者,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全县事业编制干部培训班上的党课讲稿:强基固本铸担当破局攻坚立新功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805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