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自然资源局2025年上半年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情况报告(精品)

2025-09-12 07:03:52 122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我市将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2025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以“祛疤复绿、还地于民”为目标,坚持系统治理、科学修复、标本兼治,全面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进展与阶段性成效

XX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富集区,长期的开采活动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遗留下了较为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面对历史遗留的矿山创伤,我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打响矿山生态修复攻坚战。

截至2025年8月,全市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根据最新调度数据,本年度已累计完成治理面积155.59公顷。其中,针对我市特色矿种XX矿的专项治理行动成果尤为突出,已完成修复面积达82.6公顷。通过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昔日尘土飞扬的矿区正逐步转变为绿意盎然的生态景观,重点治理区域的地质环境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植被覆盖率稳步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有所增强,为筑牢XX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项工作不仅是对《XX市废弃矿山复绿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的有力践行,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

二、核心策略与实施机制

上半年工作的顺利推进,得益于一套系统化、精细化、责任化的工作体系。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从顶层设计到末端落实,构建了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实施机制。

(一)高位统筹与体系构建

为确保修复治理工作高效推进,我市建立了“定期调度+现场督导”的闭环管理体系。我们创新性地实行“日报告、周调度”工作制度,要求各相关矿山企业每日通过信息化平台,上报修复工程的实时进展,并附带现场图片或视频资料,确保了项目进度的透明化和可追溯性。市自然资源局层面,每周固定召开党组专题会议,听取全市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专项汇报,系统梳理各地区、各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形成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第一时间下发至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确保问题不过夜、整改不拖延。同时,由局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带队,联合市纪检监察部门,对修复任务较重的XX市、XX县和XX区等重点区域,开展了多轮次的现场督导。督导组深入矿山一线,实地勘察施工现场,与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进行深入交流,精准查找并帮助解决施工组织中的堵点和技术应用中的难点,并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建议,确保治理工作能够做到“应治尽治、应绿尽绿”,不留死角、不打折扣。

(二)深化部门联动与协同治理

矿山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广、协调难度大。我市深刻认识到,单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难以形成治理合力。为此,我们牵头建立了跨部门的协同治理机制。由市自然资源局与市纪检监察部门共同成立了联合督导组,改变了以往“九龙治水”的局面。联合督导组不定期对各地区的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情况进行“四不两直”式抽查,重点排查工作推进中的责任落实不到位、进度滞后等问题。对于发现的整改不力、推诿扯皮的地区和单位,果断采取挂牌督办、通报批评等措施,强力传导压力,压实各方责任。此外,针对部分矿山地质条件复杂、修复技术难度大的情况,我们积极搭建技术支撑平台,定期邀请省内外地质、土壤、林业、生态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组成专家顾问团,深入现场进行技术会诊,为基层遇到的技术瓶颈关提供“一对一”的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修复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三)资金保障与市场化探索

充足的资金是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得以持续开展的基础保障。我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构建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格局。一方面,我们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层面的生态修复专项资金支持,同时市、县两级财政也根据年度修复任务,将治理资金纳入年度预算,重点用于历史遗留无主矿山的治理。历史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市累计投入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资金已超过15亿元,修复面积超过5200公顷,展现了持续高强度投入的决心。另一方面,我们严格落实“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督促在产矿山企业依法履行生态修复主体责任,足额计提和使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确保其生产活动造成的生态欠账得到及时补偿。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通过参与生态产业开发、废弃矿山资源综合利用等方式,投入到生态修复工作中来,努力将生态修复的“包袱”转变为绿色发展的“财富”,形成“治理—增值—反哺”的良性循环。

三、技术路径与科学修复

科学的修复技术是提升治理成效、确保生态系统可持续恢复的关键。我们摒弃了过去“一刀切”的粗放式治理模式,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施策。

(一)遵循“一矿一策”与因地制宜原则

我市矿山类型多样,地质地貌、土壤条件、破坏程度各不相同。我们坚决反对“一个方子治百病”,在全面摸底排查的基础上,为每一座待治理矿山量身定制了修复方案,即“一矿一策”。方案的制定综合考虑了矿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土壤理化性质、水文条件、周边生态环境以及未来土地利用规划。在此基础上,我们大力推广并固化了“春季种植为主,秋季补植为辅”的成功技术路线。春季是植物生长的黄金季节,我们集中力量在此时开展大规模的植被种植,以确保较高的初始成活率;秋季则根据春季种植的效果和当年气候条件,进行针对性的补植补造,巩固绿化成果,确保修复区域的植被覆盖率能够快速达到并超过设计标准。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XX市自然资源局2025年上半年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情况报告(精品)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813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