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习教育整改工作的统一部署,我行党委聚焦查摆出的突出问题,坚持刀刃向内、真查实改。自2025年4月启动集中整改以来,针对“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和“不习惯‘过紧日子’、存在公务开支浪费”两大顽疾,全行上下闻令而动、尽锐出战,经过为期四个月的专项整治,截至2025年7月底,问题整改取得决定性成效,干部作风实现系统性重塑,干事创业与勤俭节约的氛围蔚然成风。整改前,我行在XX省分行2025年“XX”活动中,部分关键指标推进迟缓,截至6月30日,XX指标仅完成年度任务的38%;全行第二季度办公用品采购及电费支出环比分别上升了5%和7%,存在明显的资源浪费现象。通过靶向施治,截至7月底,XX指标完成率已跃升至72%,一个月内提升了34个百分点,追赶势头强劲;7月份全行电费支出环比下降8%,办公用纸采购量环比下降22%,成功扭转了此前不担当、不节约的不良局面,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推动我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主要措施及成效
我们坚持以“可操作、可评估、能见效、有时限”为根本原则,确保每一项整改措施都如同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除病灶、固本培元。
(一)聚焦“担当作为”顽疾,以铁腕督办与机制重塑激发内生动力
针对部分干部在贯彻总分行党委决策部署中存在的“中梗阻”和“推拖绕”现象,我们打出一套涵盖思想、制度、激励、联动的“组合拳”,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
强化思想引领,筑牢担当作为的政治自觉。我们深刻认识到,不担当不作为的根源在于思想上的“软骨病”。为此,我们坚持把思想教育摆在首位,以此矫正行为偏差。自4月起,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开展了3次“强化担当精神,破除官僚主义”专题研讨,各级党组织累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80余场次,覆盖全员。我们摒弃了“念稿子、走过场”的传统模式,要求每位领导干部结合分管领域,特别是针对“XX”活动推进不力等具体案例,深刻剖析自身在责任意识、执行能力和创新魄力上的差距。通过红脸出汗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截至7月底,全行共收集到关于提升执行力的合理化建议127条,其中95条已被采纳并融入后续工作部署,思想上的“破冰”直接带来了行动上的“突围”。
健全督办机制,压实履职尽责的闭环管理。为根治“推诿扯皮”的顽疾,我们认识到必须建立一套权责清晰、流程规范、全程留痕的督办体系。5月初,我行全面上线“‘四梁八柱’重点工作督办平台”。该平台将总分行下达的年度重点任务、专项活动指标等全部分解为218项具体工作事项,逐一明确责任领导、牵头部门、协同单位和完成时限,实现了任务“线上派发、过程追踪、办结销号”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平台设置红黄牌预警功能,对进度滞后的任务自动亮灯提醒,连续两次预警的,由纪检部门直接介入约谈。正如相关研究指出的,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是导致推诿的主要原因。通过该平台,责任被精准锁定到人,极大地压缩了“踢皮球”的空间。以“XX”活动为例,平台上线后,我们对XX指标的日、周、月进度进行实时追踪,6月下旬发现进度严重滞后后,系统连续发出3次红色预警,行领导亲自挂帅成立攻坚小组,驻点帮扶落后单位。这一系列操作确保了在7月底前,该项指标得到根本性扭转,充分体现了系统工具在确保执行力上的强大效能。
优化激励约束,树立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我们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既用问责“利剑”倒逼责任落实,也用正向激励“引擎”点燃干事热情。在制度层面,我们修订了《XX银行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将总分行重点任务、专项活动完成率与部门及个人绩效的关联权重由原先的20%提升至35%,并设立“担当作为先锋奖”,对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团队和个人予以重奖。4月至7月,全行共对在“XX”活动、数字化转型支持等工作中推进不力的3名中层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同时表彰奖励了5个先进集体和12名先进个人。这种赏罚分明的机制,在全行树立了“有为者有位、无为者失位”的鲜明导向,有效解决了部分干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惰性心态。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学习教育中突出问题整改销号情况的报告(精品)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8169.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