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够作为一名评估代表,参加今天这场意义非凡的座谈会。刚才,区委专班的同志全面通报了我们XX区深入贯彻作风建设专题的开展情况与阶段性成果,内容详实,令人振奋。各位代表也从不同角度分享了真知灼见,让我深受启发。
此刻坐在这里,我的心情有些复杂,既有一份作为评估者的审慎与责任,更有一份作为亲历者的感慨与共鸣。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观察与思考,从三个方面谈一谈粗浅的看法,主要是谈评价、谈感受、谈建议,希望能为我们共同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提供一个来自基层的、朴素的视角。我的发言更多是基于个人角度的观察与反思,不代表任何群体,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总体评价
首先,我想对XX区本次学习教育的总体成效,给出一个发自内心的、高度的肯定。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这是一场触及灵魂、见到实效、赢得人心的深刻变革。
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无论是机关干部、企业代表还是普通群众,都能清晰地感受到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着积极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悬在空中的口号,也不是写在纸上的报告,而是渗透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一是“文山会海”退潮,“实干调研”升温。我听到一个数据,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区性会议数量和印发文件数量同比精简超过了20%。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减少,更是一种工作理念的转变。过去,一些干部可能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而现在,大家更多地是扑下身子、走向一线。我认识的一位在基层工作的朋友就感慨,现在区里、街道的领导来调研,不再是“隔着车窗看一看、听着汇报点点头”,而是真正走进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坐下来与大家一起算成本、找出路、解难题。这种“面对面”的沟通,远比任何一份红头文件都来得温暖、管用。
二是“门好进、脸好看”,更做到了“事好办、不求人”。优化营商环境是我们近年来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这次学习教育无疑是强有力的催化剂。以往,企业办事可能要跑多个部门、盖一摞公章,甚至有时还要“托关系、找门路”。但现在,随着“一窗通办”、“最多跑一次”等制度的落实,办事流程大大简化。更重要的是,干部的服务意识有了质的飞跃。大家普遍反映,现在去政府部门办事,工作人员的态度更热情了,业务也更熟练了,很多时候还能主动提供一些政策指导。这种从“管理者”到“服务员”的心态转变,是优化营商环境最核心、最宝贵的成果。
三是“人情”味淡了,“规矩”味浓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核心就是立规矩、正风气。过去,一些违规吃喝、人情往来等现象,或多或少地存在,既败坏了社会风气,也增加了个人和企业的负担。通过这次学习教育和集中整治,刹住了一些不正之风,净化了政治生态和社交生态。一位做工程的朋友告诉我,现在谈项目、做生意,大家更看重的是产品质量、技术实力和合同条款,而不是酒桌上的“感情深浅”。这种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政商关系,让所有人都感到轻松和公平。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评估代表在XX区深入贯彻作风建设专题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887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