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召开全市2025年度“XX振兴·XX同行”暨“慈善一日捐”活动动员大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我市近年来的慈善工作,分析当前慈善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安排部署今年的慈善募捐和重点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凝聚慈善力量,汇聚爱心暖流,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XX注入更加磅礴的慈善动能。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参与我市慈善事业的各界人士、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刚才,XX同志对我市今年的慈善募捐活动作了全面说明,提出了明确要求;XX县、XX县和市教育局的负责同志作了典型发言,分享了宝贵经验,听后很受启发。会议还印发了《关于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去年慈善募捐表扬通报等一系列文件,这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和坚实的依据。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回顾过去,我市慈善事业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硕果累累
慈善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守望相助、扶危济困的崇高事业。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慈善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强大牵引,大力弘扬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和向上向善的时代新风,推动我市慈善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慈善事业的社会贡献度持续提升。我们始终将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精准对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市各级慈善组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募捐活动,全年线上线下募集款物合计达到2130万元,这些善款善物全部用于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助学、助医等民生领域。我们精心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慈善项目,例如,我们重点打造的“慈善助老健康港湾”项目,聚焦社区失能、半失能及高龄老人的现实需求,为他们提供助医、助浴、助餐、助娱等一体化生活照护服务,切实提升了老年群体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又如,“关爱孤残儿童·助力健康成长”项目,为困境中的孩子们送去了温暖和希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健康成长。据统计,仅去年一年,全市就有超过3.8万人次的困难群众直接受益于各类慈善救助项目,慈善事业在助力建设幸福之城、温暖之城的进程中,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坚实力量。
二是慈善力量的社会参与面不断扩大。崇德向善、乐善好施的氛围在XX大地日益浓厚。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全社会树立了良好榜样。广大企业家和民营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将企业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紧密结合,慷慨解囊,鼎力相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外的XX商会等组织,心系桑梓、回报家乡,积极为“慈善助老健康港湾”等项目募集善款,展现了新时代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更让我们感动的是,无数普通市民、社区居民、青年学生也通过“慈善一日捐”、网络众筹等多种渠道,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用点滴爱心汇聚成磅礴的慈善洪流,生动诠释了“人人皆可慈善”的现代公益理念。
三是慈善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稳步提高。我们深知,公信力是慈善事业的生命线。为此,我们坚持依法治善,不断加强对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的引导与监管。市慈善总会等枢纽型慈善组织在内部治理、项目管理、财务制度等方面不断完善,自觉履行信息公开义务,定期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接收和使用情况,确保每一分善款都用在刀刃上、落在实效处。我们探索“互联网+慈善”的新路径,优化线上捐赠流程,让捐赠更便捷、更透明。同时,我们建立了常态化的表彰激励机制,对在慈善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扬,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参与慈善的热情。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为我们推动慈善事业迈向更高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对标新时代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市慈善事业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慈善资源的动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社会力量的参与深度和广度仍有拓展空间;慈善项目的策划和执行能力需要进一步专业化,从“输血”到“造血”的模式创新有待深化;慈善文化的宣传普及还不够深入人心,全社会的慈善意识和慈善氛围需要持续营造;慈善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支撑体系仍需进一步健全完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XX市2025年“XX振兴·XX同行”暨“慈善一日捐”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9244.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