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篇)黑龙江省文明实践工作现场推进会发言材料材料汇编

2025-09-18 07:03:52 122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1.牡丹江市文明办主任齐淑伟:

依托口岸文明实践阵地探索建设中华文化传播平台1

2.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创新引领融合共享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伊春路径”…3

3.北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李华:

传承红色基因厚植文明根基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北安路径”……54.五常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主任李艳波: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7

1.克东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主任梁永峰:

全域布局谋篇多维创新赋能奋力书写新时代文明实践克东答卷…9

2.桦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主任周建伟:

立足“三个突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从“有形”向“有效”跃升……117.双鸭山市尖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主任丁振红:

聚合区域资源凝聚社会力量让文明实践与群众同心同行…13

8.伊春铁力市委副书记姚佳宇:

铁力市坚持“三个突出”深耕文明实践沃土绽放为民惠民之花15

黑龙江省文明实践工作现场推进会发言材料材料汇编

(2025年8月14日)

依托口岸文明实践阵地探索建设中华文化传播平台

牡丹江市文明办主任齐淑伟

近年来,牡丹江市立足边境口岸优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成为对外人文交流的阵地,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贡献牡丹江力量。

筑牢文明实践基石,搭建文化互鉴“新平台”。突出“地缘优势+资源禀赋”导向,依托覆盖全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为对外人文交流提供阵地保障。建设群众文化交流阵地。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实践所82个,实践站1060个,实践点(基地)249个,其中绥芬河、东宁等边境县市超50%的文明实践阵地均具备对外文化交流功能,常态化开展各类跨文化交流的主题文明实践活动。构筑专业艺术交流阵地。以牡丹江大剧院为依托,建立省内最大的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累计邀请60多个国家100多个演出团队交流芭蕾舞剧、管

弦音乐会等高端艺术项目,成为牡丹江对外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建立传统文化交流阵地。打造朝鲜民族艺术馆、靺鞨绣(满绣)产品馆、造纸博物馆等特色文明实践点100余个,经常性接待国外友人开展传统技艺研学活动,让

非遗文化在实践活动中焕发时代活力。

激活文明实践动能,打造中国故事“传播站”。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成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故事的“传播站”。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牡丹江地域民俗,培育对外人文交流的代表性项目。牡丹江市朝鲜民族艺术馆多次举办花甲礼展示活动,绥芬河群艺馆多次举办“中华剪纸国际比武”活动,以文化之韵丰富文明实践活动。传

播中华非遗文化。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明实践点,积极向外宣介渤海靺鞨绣、

宁古塔民间文学等非遗文化,打造对外文化交流特色品牌。其中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牡丹江渤海靺鞨绣已赴20多个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和展示,成为彰显中华文化魅力的“移动名片”。培养文化交流使者。广泛开展文艺团体、文化志愿

者辅导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对外人文交流队伍的专业素养。牡丹江大剧院、群众艺术馆等文明实践阵地经常性举办“乐器演奏”“剪纸技艺”等培训活动,

累计培训中外文化技能人才3000余人次。

深耕文明实践沃土,探索对外交流“新路径”。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资源优势,系统打造“文艺互鉴、体育互动、民心互通”的立体化交流格局。以文艺交流推动文化共融。利用文化馆、美术馆等文明实践站点,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对外展演展览活动,绥芬河市连续多年举办中俄文化大集、中俄油画展,东宁市每年邀请外国友人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参加节庆晚会,以文艺联欢搭建中外友谊桥梁。以赛事交流推动文化传递。利用体育场、活动中心等文明实践站点,举办国际拳击擂台赛、速度滑冰赛等体育活动,绥芬河市连续多年举办中俄体育大会,穆棱市举办冰球运动爱好者互访交流活动,以体育赛事激扬睦邻合作风采。以人员交流推动文化传播。依托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明实践阵地,广泛开展访问交流、国际研学等活动,目前已组织2000余人次俄罗斯“小套娃”到牡丹江、绥芬河等地开展研学,让文明互鉴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中外友好谱写新的时代篇章。

下一步,牡丹江市将以“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政治忠诚,更好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对外文化交流辐射带动作用,为扩大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

创新引领融合共享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伊春路径”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近年来,在省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下,伊春市立足实际,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新路径,在精准谋划中构建联动格局,在载体创新中破解实践难题,在为民服务中筑牢群众基础,为推进城市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加强资源整合,阵地全域覆盖“活起来”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绘制“一张蓝图”。在全省率先设立市、县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65名,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工作体系。制定《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明确22项重点任务及实施路径,将文明实践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二是建强阵地体系,构筑“一个矩阵”。组建“10个中心+44个实践所+319个实践站”的阵地架构,实现城乡阵地全覆盖。同时,将文明实践触角进一步向机关企事业单位、旅游景区景点等延伸,拓展文明实践点等各类新型阵地205个,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圈”,构筑“全域贯通、惠民便捷”的服务新体系。整合多方资源,拧成“一股合力”。推动司法、文旅等28个部门资源下沉,共建共育文明实践队伍688支,吸纳志愿者等社会力量6000余人,开展“政策解读面对面”“数字生活普及课”“文化下基层”等送理论、送技能、送服务主题活动2000余次。

二、突出载体创新,文明实践融入发展“大场景”

一是宣讲“活”力足,政策入人心。组织道德模范、乡村文化能人等,建立“小板凳”、“草根”宣讲队,用“小故事”讲“大道理”,用“乡土话”传“新思想”。2024年,组织开展宣讲活动830余场次,推出《歌声里的中国》

《一双大手》等优秀宣讲案例32个。二是文化“靓”点多,生活添色彩。开展农村(林场)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主题活动,打造乡风文明建设示范一条街28处。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举办“新风宣讲会”“移风易俗作品展演”等主题活动500余次。探索建立“好人工作室”20个,开展“身边的感动”文明实践微宣讲200余场次。三是互动“热”度高,群众齐参与。以“森林学坊”公益课堂为重要载体,线下延伸打造“森林学坊实践梦想”主题活动,搭建“群众为主角”的才艺展示平台;线上推出“森林学坊”文明实践云课堂、线上直播跟练课程等,让文明实践在虚实融合中更接地气、更聚人气。

三、注重需求导向,服务精准对接“最后一公里”

一是服务“量身造”,群众需求“把握准”。我们以“小板凳工作法”沉入基层,依托常态化上门走访、实时化微信群互动等渠道,精准收集民生需求,仅今年上半年,就有宣讲内容定制、特殊群体关爱行动等600余件点派单高效落地,让群众可感可及。二是项目“清单化”,推进落实“不含糊”。组建市县两级文明实践项目库,形成10大类287个文明实践服务项目。结合伊春旅游热需求,组织70余支特色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文明‘伊’起来满意在林都”文明旅游提升行动,累计开展宠客服务、不文明行为劝导5300余次。同步实施文明实践志愿者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并采用积分量化激励机制,激发全民参与热情。三是品牌“亮出来”,成效提升“看得见”。“森林学坊”公益课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多样化形式融合思政教育元素,工作经验先后被央广网、人民网、黑龙江宣传等中央、省级媒体宣(刊)发,并入选“2025年全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友爱友好来敲门”深耕爱老助老“关键小事”,铁力市“文明实践号”将文化服务“打包”送达,大箐山县“‘衣’旧有用传真情”深植群众生态环保意识……目前,全市23个文明实践品牌特色服务已嵌入百姓日常生活的毛细血管。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8篇)黑龙江省文明实践工作现场推进会发言材料材料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941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