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乡镇(街道)作为连接城乡、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线指挥部”。在2025年这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如何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这一“红色引擎”作用,推动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乡镇工作和思想实际,通过对XX村等基层单位的实践剖析,就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新时代背景下党建引领融合发展是必然要求
进入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5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明确强调,要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即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从实践层面看,党建引领是实现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心骨”。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巩固成果、防止返贫的任务依然艰巨。国家层面强调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保持战斗姿态,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带领群众接续奋斗,通过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优化治理,从根本上激发内生动力,确保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同时,党建引领也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总开关”。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振兴,更是包括治理有效在内的全面振兴。只有建强基层党组织,使其成为领导乡村治理的坚强核心,才能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化解社会矛盾,凝聚发展共识,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二、以XX村为例:党建引领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
XX省XX州XX乡XX村的转型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范例。该村曾是发展滞后的贫困村,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派驻工作队的支持下,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实现了从“穷乱散”到“富治美”的深刻蝶变,2024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8230万余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20816元,为2025年及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建强战斗堡垒,筑牢组织根基
XX村的首要经验是抓好班子、带好队伍。通过换届选举,村党总支组建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骨干队伍,并注重从致富能手、返乡青年中发展党员,优化了党员队伍的年龄和学历结构,党员总数达到104名。党总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强化党员的政治意识和规矩意识。同时,创新性地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和设岗定责,将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中心工作任务分解到每名党员,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党群合力”的生动局面,使党组织真正成为群众最可信赖和依靠的“主心骨”。
(二)聚焦产业兴旺,夯实振兴之本
发展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基础。XX村党总支深刻认识到,没有产业支撑的乡村振兴是空中楼阁。为此,村“两委”科学规划了“一核、一轴、一片、两区、四地”的产业空间布局,确立了抓粮食增产、抓烤烟增收、抓畜牧增效、抓特色经济作物促增收的多元化发展思路。通过“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有效组织群众发展。在烤烟产业上,2024年种植面积达5110亩,产值超2400万元,成功获评XX州“一村一品”专业村。在巩固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党总支积极引导发展中药材、工业辣椒等后续产业,并依托项目支持,建成了投资700万元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和投资650万元的自然能提水项目,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和抗风险能力。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为全村312户1143名脱贫人口提供了稳定的增收渠道,实现了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无缝对接。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以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调研报告(精品)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042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