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广泛深入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这不仅是对互联网时代民主参与的高度肯定,更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生动体现。新时代,互联网已成为亿万群众表达心声、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信息的流动速度、观点的碰撞频率,远超以往任何时期。党员干部要以网络为桥连接民意,把无数闪烁的光标看作一双双期盼的眼睛,让群众的每一句呼声都能汇入发展蓝图,让“十五五”规划在制定之初就带着温度、带着真情、带着群众的智慧与力量。
倾耳听民声,于光标闪动处读懂人心。群众的声音,是社会脉动的“心电图”,更是决策导向的“信号灯”。在互联网这个没有围墙的公共空间里,信息可以跨越千山万水传递到决策层的案头,打破时空的局限,让公众参与的门槛大大降低。无论是对经济发展的建议、社会服务的改进意见,还是公共设施的细节优化,都能通过“屏对屏”的方式直达有关部门。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这既是获取第一手民情的便捷通道,也是衡量政策热度和民意走向的敏感阵地。要善于从海量留言中分辨出真需求、硬问题,既要关注舆论热点,也要留意那些被淹没在信息洪流中的小声音。比如,一条关乎偏远地区交通便利化的留言,背后可能是数千人日常生活的改善;一条关于特殊人群权益的呼吁,或许映射着制度保障的盲点。要建立科学的民意收集与研判机制,把民众在键盘上敲出的愿望,转化为可执行的政策方案。唯有如此,才能让数字时代的民主参与不仅停留在“发表意见”的阶段,更能落实到“推动改变”的实践中。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以网络为桥让群众期盼汇入“十五五”蓝图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146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