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卫东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中心工作、惠民工程,积极动员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决战决胜的攻坚意志和斗争精神,严格落实《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实地测评体系》、《平顶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察测评内容标准及责任分工》的工作要求,着力提升点位软硬件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努力打造秩序井然、环境美化的文明城区形象,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了重要贡献,为2023年的决战决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坚持高位推动,持续完善体系机制,保障创文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卫东区将创文工作纳入区委“15316”工作统筹推进机制,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班调度会定期研究、专题部署、全程督导。调整卫东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成员,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认真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任务。
二是不断优化工作体系。通过不断调整优化,抽调精兵强将,形成了以综合组、宣传组、材料组、12个指导组为主要架构的创建工作体系,其中12个指导组一对一督导指导12个街道,与街道同奖同罚,压实督导责任,督促街道落实整改。
三是坚持上下联动。卫东区印发《卫东区县级干部、区直单位分包辖区所有居民小区庭院一览表》,区四大班子齐上阵,压实区直部门包街道、包社区、包庭院“三包”责任制,落实社区干部联网格、联楼栋、联家户“三联”责任制,形成横到边、竖到底、无空挡的责任体系。
二、坚持创新方法,细化举措,不断提升创文工作水平。
一是建立“一图、一册、一户口”。绘制全区187个重点点位分布图,实行“挂图”作战,做到眼里有点位、心中有任务;印发《卫东区创文实务手册》,实行“对标”提升,确保行动有指南、创建有标准;编制《卫东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点位户口及分包一览表》,实行“精细”管理,做到点位有人管、问题有人盯。
二是实行“三单”管理制度。厘清点位清单,列出187个固定点位、174个随机点位(86条背街小巷、19个市场、44个公厕、19个网吧、6条河湖沟渠)的迎检清单。落实责任清单,按照“查、改、验、馈”四个环节,开展点位提标验收工程。盯紧督导清单,采取“通知单”“催办单”“问责单”督导三单制,确保问题真整改、真清零。
三、聚焦“十项专项”集中整治,坚持创建“便民、利民、惠民”。
一是浓厚宣传氛围。重点强化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商场超市、社区庭院等创文宣传氛围。借助电子显示屏、标语、手册、文体活动等多种载体,推动创文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村居、进家庭。
二是提升硬件设施。今年,列入2021年改造计划的29个小区,均已基本完成改造,列入2022年改造计划的黄楝树二期、金属公司家属院、矗林小区等23个小区全部开工建设;列入第一阶段全市重点区域创文综合改造的39个小区、庭院,已全部完成整治任务。十二矿路东段、五一路(开源路至用永康路段)、总库路、河西路、福利街5条背街小巷和建设路、开源路街景整治工程也全部完工,建成投用城市书房5处。主要道路43处线缆全部入地;新增充电桩1682个。
三是规范公共秩序。全年共施划非机动车停车线27795.00米,安装标示标牌8784个,补划无障碍停车位6个,新增机动车停车位119个,清除标线、喷涂道牙、修补路面共2319.8米,新增各类停车位400余个,20个游园实行“一管护组、一场所码、一标语牌”管理。电动车上牌112305辆。
四是抓好环卫保洁。坚持按照“一路一策”方案,对辖区20条(段)主次干道清扫保洁和洒水,确保机扫率达到100%,切实做好辖区主次干道“无扬尘、见本色”。辖区公厕46座,实行划片专班管理,全天候开放,坚持按照“保洁精细化、管理制度化”工作标准,不断强化保洁力度,完善公厕便民设施,设置统一规范,做到“七有六无一保证”。辖区16座垃圾转运站,按照“专班管理、收集转运”作业制度,完成辖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日产日清300余吨。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完成47个试点小区(33966户)生活垃圾分类处置。
五是开展志愿服务。发挥全区7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设立志愿服务站(岗)287个,完善“8+N”志愿服务团队,现有在册志愿者3万余人,擦亮“鹰城大妈”“小手拉大手”“文明户认领”等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四、全面深入开展“门前五包”综合整治工作,提升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卫东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148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