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4年3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短视频整体发展态势可观。短视频的迅猛发展对秘书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秘书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升自身的新媒体素养,加快转型速度,以适应新时代秘书工作的需要。
一、研究综述
(一)有关“新媒体素养”的研究
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对“新媒体素养”的定义是“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国内基本沿用了这一说法,不同学者在能力框架的研究上还衍生出各类“X维度”说。
目前有关“新媒体素养”的研究主要分为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研究、编辑新媒体素养研究、辅导员(思政教师)新媒体素养研究以及领导干部新媒体素养研究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研究主要聚焦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与人才培养。新媒体素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薛小东在德育视角下研究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的培育对策,认为应当加强大学生的新媒体技能培训。张玉璞认为“00后”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基本媒介操作技能,应该在跨专业、跨学科实践交流中提高自身新媒体素养。
第二,编辑新媒体素养研究主要聚焦新媒体技术运用与创造能力。崔志超提出培养编辑的新媒体素养相当关键,编辑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熟练掌握新媒体操作技术。周瑞琼从信息汇总能力、创新新闻编辑、提高职业素养等方面探讨了编辑新媒体素养培养路径,为编辑从业者提供了启示。
第三,辅导员(思政教师)新媒体素养研究主要聚焦新媒体信息传播能力和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辅导员(思政教师)是思政教育的关键力量,如何高效使用新媒体传播正确、积极的信息是思政工作的关键。阚宝奎很早就提出教师要借助新媒体技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也需要加强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的培养。
第四,领导干部新媒体素养研究主要聚焦新媒体信息的选择与判断能力。领导干部是信息把控的重要力量,提升新媒体素养是重中之重。周星以重庆市领导干部新媒体素养为例系统地展示了其现状、问题、缘由以及策略,高静则认为领导干部新媒体素养应与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相结合。值得关注的是,对于领导干部新媒体素养的研究有一定数量,但是对领导干部的左膀右臂———秘书(政务类秘书)新媒体素养的研究几乎没有。
与“秘书”相关的新媒体素养研究极少。曹艳红定位于企业秘书的新媒体素养,认为企业文秘的新媒体素养表现为把控新媒体内容与掌握新媒体软件操作技能两大方面,并且提出文秘学生掌握一定的新媒体技术能够在择业方面拥有更大优势;童玉也认为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必须加强培养文秘学生的新媒体素养。黄雨彤通过对秘书学专业本科生的调查分析,认为应当将新媒体素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秘书能力培养。闫涵玉、何丹青在基于仿真秘书工作室的《新媒体素养与实务》教学实施报告中详细阐述了《新媒体素养与实务》课程设计,聚焦于文秘学生的短视频制作与应用。
(二)有关“秘书素养”的研究
对于秘书素养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秘书层面,且内容较为空泛。根据历来的研究可得,秘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品质,包括良好的政治修养、道德修养;二是能力,包括出众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书、办、谋、管”;三是素质,包括过硬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对于秘书素养的研究通常选择一个或者一类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其素养的构成,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的有张九龄、邬思道、吕碧城、沈从文、虞世南、胡乔木等,作为一类研究对象的有教学秘书、秘书学专业学生、党政机关秘书、企业秘书等。
随着网络化的快速发展,近三年来有关秘书素养的研究逐渐与新媒体相结合。孙瑜琳认为高职文秘学生除了文书写作、组织协调等基本素质外,还应该掌握新媒体工作技能;井景文着重指出秘书需要掌握基本网络直播技能,深入行业实践;李雪晗特别提及教学秘书要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掌握新媒体技术。
综上所述,对于秘书新媒体素养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现有研究成果大多定位于秘书学人才培养,对秘书新媒体素养没有明确的定义与系统化的分析。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秘书的新媒体素养值得被重视,其研究应该深入到秘书工作实践当中。
二、短视频时代秘书新媒体素养的构成
在短视频时代,秘书的新媒体素养表现为新媒体信息选择与生产能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创造能力以及新媒体信息传播与认知能力。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短视频时代秘书的新媒体素养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1567.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