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根据本次理论中心组学习安排,我结合近期学习思考和分管的“三农”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和认识,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深学细悟,筑牢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想根基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我们唯有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凝聚起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磅礴力量。
一是深刻领会其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党的创新理论植根于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奋斗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典范。它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特别是在“三农”工作领域,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每一步重大战略的部署、每一项重大成就的取得,都闪耀着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光芒。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才能真正理解其所以然。
二是系统掌握其贯穿其中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党的创新理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过河”的任务,更解决了“桥或船”的问题。其中蕴含的“六个必须坚持”等立场观点方法,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应用到“三农”工作中,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坚持自信自立,就是要立足本县资源禀赋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传承农耕文明,同时拥抱现代科技;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聚焦我县农业发展的短板弱项精准发力;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要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坚持胸怀天下,就是要在大变局中思考如何端牢我们自己的饭碗。
三是深切感悟其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强大伟力。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其生命力也蕴含于实践之中。党的创新理论正是在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中向前发展的。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加快建设农业强县、如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如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紧密结合XX县的实际,在学思践悟中找到破解难题的金钥匙,真正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我县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生动实践。
二、担当实干,以新发展理念引领XX县“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县的攻坚之年。我们要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奋力开创我县“三农”工作新局面。
(一)聚焦“新质生产力”,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对农业农村领域而言,就是要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从“拼资源、拼消耗”向“拼科技、拼创新”转变。
一是向科技创新要效率。我们必须把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以来,我县持续深化与XX农业大学、XX省农科院的产学研合作,成功引进和培育了“XX优稻3号”、“XX黑猪”等一批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全县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达到64.5%。我们建成的XX智慧农业示范园项目,通过集成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园区2000亩设施蔬菜的精准化管理,水肥利用率提高30%,人工成本降低40%以上,这正是新质生产力在田间的生动体现。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分管农业副县长在2025年第三季度理论学习中心组上的发言(精品)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160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