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工作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剖析当前我区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总结经验、正视问题,对下一阶段全区教育领域的重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强调。刚才,区教育局的同志汇报了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整体情况,几位校长也作了很有决心、很有见地的表态发言,XX同志对具体工作进行了部署,我都同意。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承载着区域发展的未来。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投入,深化教育改革,全区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相比,我区教育质量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短板。比如,部分学校的办学理念仍显陈旧,教学方式方法未能跟上时代步伐;区域内、校际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热情有待提升;“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提质增效课题,我们破解得还不够好。这些问题,是制约我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也是我们今天必须集中力量攻克的堡垒。全区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抓铁有痕的决心,全力以赴推动XX区教育再上新台阶。
一、深耕课堂教学主阵地改革,以课堂变革的确定性应对教育发展的不确定性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是学生成长的“主渠道”,更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变量”。抓教育质量,根子在课堂。如果课堂效率提不上来,投入再多资源、配备再好设备,也都是舍本逐末。必须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战役来打,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
首先,要实现教育理念从“知识灌输”到“素养培育”的根本转变。现代教育的核心不再是让学生记住多少知识点,而是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包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必须彻底告别“满堂灌”“填鸭式”的陈旧模式。要以新课程、新教材的要求为根本目标,积极探索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一些地区的改革经验表明,通过引入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我们的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范式,设计更多能够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动手、促进学生合作的学习活动,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从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其次,要大力推广与实践新型教学模式,让课堂充满活力与智慧。理念的转变最终要落实到教学行为的改变上。要鼓励各学校、各学科教师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大胆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例如,可以借鉴一些职业院校在推进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方面的成功经验,设立教改实验班,通过改变教法,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同时,要深入且持续地开展“四课”活动,即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全体教师上好研究课、备课组上好研讨课。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搭建起教师间互学互鉴、共同成长的平台,特别是要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形成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切实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此外,还要积极拥抱信息技术,推动传统教学与数字化资源的深度融合。构建智慧交融的课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分析,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辅导,是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再次,要让“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为教学新常态。高质量的教学离不开高水平的教研支撑。要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围绕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开展研究。当前,尤其要聚焦“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优化、核心素养的课堂培育路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等关键问题,开展小切口、深层次的课题研究。区教育局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搭建更高水平、更广范围的教研平台,通过组织跨校联合教研、邀请区外专家指导、建立名师工作室等方式,为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赋能。要推动教研活动从“走形式”向“求实效”转变,确保每一次教研都有主题、有交流、有碰撞、有成果。当教师们都成为研究者,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反思走出课堂,我们的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才能获得最坚实、最持久的硬支撑。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XX区2025年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精品)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169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