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收获的季节,我们齐聚一堂,隆重召开XX镇教育工作暨师德师风建设会议,共同擘画XX镇教育发展的新蓝图,这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全镇乃至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我们听取了镇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部署,也听到了校长代表和几位优秀教师代表的发言,他们的讲话情真意切、思路清晰、措施务实,充分展现了XX镇教育工作者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扎根奉献的教育情怀,我深受感动,也倍感振奋。
借此机会,我代表XX县教育和体育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XX镇党委、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上的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下面,我结合全县教育发展的宏观形势和XX镇的实际情况,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清醒认识XX镇教育发展的历史方位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们的办学条件得到持续改善,教育投入逐年增加,近三年累计投入超过4.5亿元用于校舍新建改建和设施设备更新。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稳步攀升,去年达到了58%,一本上线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大关;中考成绩同样喜人,各项指标在全市的排名不断前移,高分段人数、优秀率等关键指标已稳居全市前三名。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以及县级培训,近三年累计培训教师超过8000人次,4个省级课题成功立项,15个市级课题顺利开展,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研能力得到了系统性提升。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其中也饱含着XX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心血和汗水。XX镇作为我县的教育重镇之一,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基础扎实,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为全县的教育发展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XX镇的教育工作,有历史、有积淀、有传统,更有值得期待的未来。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审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从宏观层面看,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党中央对教育的期望前所未有,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前所未有,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对教育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对我们的课堂效率、作业设计、课后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化,要求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倾向,真正回归育人本位。
聚焦到XX镇,我们同样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第一,是教育资源的配置仍需优化。根据我们前期的调研,XX镇的学校布局虽然日趋合理,但校际之间在硬件设施、信息化水平、优质师资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部分村小和教学点的办学条件相对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的均衡发展。第二,是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正如一些调研报告所指出的,乡村教师队伍面临着老龄化趋势,骨干教师存在流失风险,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还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专业教师相对短缺这成为制约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第三,是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更新。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言堂”的传统模式,对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探索还不够深入。这些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我们必须正视它们,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逐一破解。
二、聚焦核心、精准发力,全面开启XX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推动XX镇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精准施策,系统推进。具体来说,要牢牢把握好“三条线”。
第一,要坚持立德树人,筑牢师德师风的“生命线”。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师德师风建设,是所有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刚才,几位代表的发言都重点谈到了师德师风,这充分说明大家对这项工作的认识是深刻的、到位的。在此,我要特别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铁律。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XX镇教育工作暨师德师风建设会议上的讲话(精品)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177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