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新同事们:
大家,上午好!
未觉三夏尽,时序已然秋。感谢领导的信任,让我这个老教师,能在这样一个绿意葱茏、瓜果飘香的夏秋之季、在今天这个新入职教师的开班仪式会上交流我从教多年的感受。
看到眼前这些年轻的、充满朝气的、意气风发的脸庞,我不由的感慨:年轻真好!
可是,我也年轻过呀!30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我被分配到了咱们X区的一所农村中学,当时叫X中学任教。那时的学校完全不是现在的美丽乡村面貌,就是一个空旷的院子,没有大门,院子中有一座2层楼,作为教室;拐角处有几间平房,是老师的办公室,下雨天常常漏雨;校园里没有几棵树,连草都很少,因为这里严重缺水,有时我们会从家里带够一天的饮用水来上班。就是在这个“无雨三尺土,有雨两脚泥”的简陋的工作环境中,我们一群年轻人却感到很快乐。我是历史专业的,学校工作的需要我教了英语。初为人师的热情和激情,我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备课、教研、上课、改作业、辅导、处理学生问题,常常在校园里“迎来日出、送走晚霞”。孩子们淳朴善良,下午放学时会顺路捎走个学生,然后送他到家里,和家长们聊上几句,还会吃上孩子们递上来的鲜枣、柿子等。
两年后,初高中合校,我到了高中部,当时叫X区一中,教回了老本行——历史。高中校园环境好了不少,但生源不太好,每个班30个学生上课,能有一半的学生在睡觉。我教历史的,我不能让他们睡呀!于是我精心备课,把每课的内容连缀成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像讲评书那样讲给他们听。我还一个个手把手地教他们怎么记笔记,怎样整理笔记;复习时总结归纳方法:编成顺口溜、目录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几年前遇到我教过的最大的一个学生,78年的,他给我提起一件事:说是我在讲第2次国内革命战争时的土地革命路线内容时不好记,就让他们把动词找出来,然后分别串起动词的第1个字儿,“依、联、限,保、消、变”,谐音:一连线保险变。需要时,把他们化开就成了“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想不到,多年之后他还能记起这件事儿。被人记住并津津乐道,是不是也是一种幸福呢?
之后,我结婚,生子。由于家离单位较远,2000年4月我调回了城区学校。先是到的塔南路小学,因为处于学期中间,不当不正的,就和两个刚休完产假的老师一起来教两个学前班。工作对象从高中生到学前幼儿,这个落差大了点儿。大家都知道塔南路小学的面积不大,学生很密集,一下课地上就爬满了孩子,栏杆上,体育器材上也挂满了孩子。对待这些幼儿,我有种秀才掉进兵窝窝的感觉,指挥、讲道理、嗓子都喊哑了,不管用,根本不管用!正当我焦头烂额之时,搭班的张老师来到教室中间,双手一拍,大喊一二三,这帮娃娃兵立马接上“坐坐好”!小小手-藏身后!小嘴巴-不说话!小眼睛-看老师!乱糟糟的场面立刻变得安静有序起来。天哪,开关原来在这儿呢!掌握了管理幼儿的方法和技能,工作也越来越顺手,心情也愈发平静和愉悦!
很快,暑期来了。一纸调令让我到十七中报到,分配到七年级,教两个班的语文课,这样,我也就成了学生口中的语文老师。
因为不是科班出身,我就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向老教师学习,立足学情,力争以最快的时间上出“语文味”的课堂;还是因为不是科班出身,所谓“文史不分家”,让我的语文课堂又融合了诸多的历史元素,把人物、事件置身于历史大背景之中进行讲解,知人论世,开阔了学生视野,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逐渐形成了“新、活、导、创”的个人教学风格。
我也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区、市、省级的优质课大赛并获奖;近年来,还多次受邀到X、X、X、X、X、X等地进行专题讲座。
同时是大象出版社的课程资源作者,参加编写《基础训练》《阅读教学》等教辅书籍;2021年4月受邀参加大象出版社的“送课下乡”活动,线上直播讲座《写作指导:审题立意》,观看人数3万人之多。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从教以来,在教研教改上我走的正是这样一条“以研促教”的道路: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入职教师培训会上的讲话:追寻教育的美好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1784.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