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第三季度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分析研判上半年全县安全生产形势,部署下阶段特别是第三季度的安全防范重点工作。刚才,县安委办通报了上半年全县安全生产情况,县道安办、交通、住建等几个部门也作了很好的发言,分析了风险,明确了举措,我都同意。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清醒认识当前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
今年上半年,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守住了安全生产的基本盘。截至6月底,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1人,受伤2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33.3%,死亡人数下降50%。可以说,全县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稳中向好的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奋战在安全生产一线同志们的默默坚守。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但是,同志们,成绩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数据的背后,是血淋淋的教训。我们绝不能因为数据上的一点向好,就沾沾自喜、盲目乐观。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安全生产领域的“警报”远未解除,风险隐患依然大量存在,基础还相当薄弱,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特别是上半年发生的那起造成1人死亡的道路交通领域事故,教训极其深刻,为我们重重地敲响了警钟。这充分暴露出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和漏洞,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思想认识存在“温差”。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我们逢会必讲、反复强调,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一些同志的头脑中仍然没有真正扎根。随着一段时间的安全形势平稳,麻痹思想、松劲心态、侥幸心理有所抬头。“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个别单位和干部身上依然存在。一些企业负责人更是把安全生产当作“分外事”,重生产、重效益,轻安全、轻投入,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树得不牢。这种思想上的“温差”,是导致安全防范堤坝出现“蚁穴”的最大隐患。
第二,责任链条存在“断点”。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虽然已经建立,但在实际运行中,“上热中温下冷”、压力层层递减的问题依然突出。有的乡镇对属地内的企业安全状况心中无数、监管不力,存在“看不见、管不着”的盲区。有的行业主管部门满足于开会发文、安排部署,对本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研判不深不透,监管措施“雨过地皮湿”,缺乏“钉钉子”精神。一些企业的主体责任更是严重虚化,安全管理制度挂在墙上、留在纸上,安全培训走过场,隐患排查应付了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成了一句空话。
第三,隐患排查存在“盲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正在深入推进,但部分单位和企业在隐患排查上仍然存在“走马观花”式的形式主义。比如,我们大力推行的“一库三单”信息化管理机制,有的部门录入不及时、不全面,导致数据库成了“空架子”,三张清单形同虚设,无法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有的企业开展“安全体检”,满足于查出几个小毛病,对深层次、根源性的重大风险隐患缺乏辨识能力,甚至有意回避。这种“重检查、轻整改”“只巡不查、只查不改”的现象,使得大量隐患被“雪藏”,成为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
第四,监管执法存在“手软”。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一些执法部门在安全监管上产生了“爱惜羽毛”的心态,担心严格执法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影响全县发展大局。于是,在执法过程中不敢较真碰硬,习惯于“下不为例”,以责令整改代替行政处罚,以口头警告代替立案查处。这种“和风细雨”式的执法,非但不能触及企业违法违规的痛点,反而助长了其漠视法律、轻视安全的侥幸心理,使得法律法规的“牙齿”没有真正咬合,失去了应有的震慑力。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全县第三季度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180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