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以“深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赋能高质量跨越发展”为主题开展集体学习。刚才,几位同志结合自身工作和分管领域,畅谈了学习体会,既有对理论的深刻理解,又有对实践的深入思考,充分彰显了大家在学习中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积极态度和高度自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系统收录了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方面的重要论述,生动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的伟大实践。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与前四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这部著作不仅是解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理论宝库,更是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行动纲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站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把学习贯彻第五卷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力求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知行合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精读细研,领悟精髓要义,夯实思想之基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关键在于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精准把握其立场观点方法,将其转化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伟力。第五卷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的根本遵循和重要法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同时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精神中,我们能看到新时代奋斗精神和包容理念的影子;从“协和万邦”的外交智慧中,能体会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我们要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六个必须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既要遵循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结合本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产业特色,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避免生搬硬套、脱离实际。
(二)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第五卷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5个中国特色、9个本质要求和5个重大原则,为我们描绘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当前,我市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科技创新挑战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多重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要从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的是高质量发展,不是单纯追求速度和规模的扩张,而是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不是片面的某一领域的发展,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我们在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经济总量的增长,也要关注民生福祉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比如在推进城市新区建设时,要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产业、居住、公共服务等功能区域,注重生态环境的打造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二、学用结合,推动实践转化,激发发展活力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182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