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民间投资不仅是经济活力的“晴雨表”,还是稳增长、稳就业、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既能扩大当期总需求,又能提升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是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囿于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地缘政治、贸易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民营企业市场预期出现分化,民间投资增速趋缓,成为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待破解的重点难点。
一、多措并举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近年来,宁波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改善营商环境,每年民间投资总量维持在2500亿元以上的较高水平,居全省第二,成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激发主体活力。按照“一单尽列、单外无单”的要求,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清单信息全面公开、清单事项网上通办,加强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排查整治。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统筹推进反垄断合规指导、公平竞争审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工作,去年以来,修、废止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文件200多份。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共享,依托“甬易办”平台,建立财政资金直达企业、个人账户的“直通路”,实现政策“一站式”兑付、“免申即享”。截至今年6月底,该平台上线政策6400多条,累计兑付资金超过500亿元,惠及企业和个人约160万家(人)。宁波营商环境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不断激发创业创新活力。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累计实有民营经营主体135.6万户,占市场经营主体总量的96.7%。
推动政商亲清有为,提升投资动力。推动建立“1+3+1”亲清政商关系宁波模式,迭代升级“亲清健康指数”综合评价体系,实现市县乡、点线面全覆盖。建立健全“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企业问题诉求闭环管理。聚力打造“清廉民企”“清廉商会”等亲清载体,创建各级清廉民营企业建设示范单位超350家,方太厨具、舜宇集团获全省清廉民营企业建设成绩突出单位。推进综合查一次,减少执法扰企,在江北区探索行政执法领域“预约式”指导服务,有效将合规指导服务与联合监管相结合,帮助企业及时辨识防范风险。推出“11087”安商护企应用2.0版,该应用获2023年全国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百佳实践。
强化企业提质增效,促进投资放量。引导企业加大产业投资力度,对符合标准的技改项目和工业投资项目进行补助,拉动民间投资超30亿元。实施专项奖补政策,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列入国家级、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等建设项目进行奖励。推动企业研发机构扩面提质,加大研发投入,在全省率先探索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支持民营龙头企业牵头开展协同攻关。2023年,部署民营企业牵头市级重点研发计划160项,拉动项目总投入约33亿元。全面启动“科创甬江2035”重点研发计划,今年已立项市级重点研发项目230项,其中80%由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实施“金融助科创驱动新发展”专项行动,市天使引导基金累计投资项目340多项,直接撬动社会资本超过20亿元。
聚力资源要素支撑,提振投资信心。全力推动“8+4”政策落实落细,持续降低用工、用能、融资等经营成本,2023年兑付惠企政策资金1065亿元,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300亿元。以数字普惠金融为特色,依托“甬金通”数智金融平台,为民营企业“精准画像”,实现“以数增信”。截至今年6月底,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占新发放企业类贷款比重保持在60%以上。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对“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强链补链延链企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项目用地实行“即需快供”,确保市级以上重点产业集群项目、重大项目用地应保尽保。建立重大项目用能分类保障机制,加大腾出存量用能空间力度,确保新增民间投资项目用能占比超过70%。
二、当前民间投资存在“四个不均衡”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Xx民间投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202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