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
摘要: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路径研究是依托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经济园区,以常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路径为研究对象,先明确产教融合中各主体的角色定位,形成培育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良好环境,通过加强产教融合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优化完善社会产教融合常德布局,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再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构建产教融合服务新平台、创新产教融合发展常德机制,实现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构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管理保障和监督考核体系,以推进常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健康发展。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产教融合”的概念,2017年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将深化产教融合升级为国家战略,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产教融合,2020年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教职成〔2020〕7号)中提出把“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重点任务,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职业教育大会上指出要“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可见,产教融合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但在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如产教融合中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各自定位模糊,在思想认识上不到位,产教融合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因此,如何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借此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优化教学模式,逐渐成为职业教育要面临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的必要性
1.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强国,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被提高到“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的位置。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培养产业生力军,缓解就业压力,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支撑,是职业教育促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具体体现。
2.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新工艺﹑新流程不断应用,促使产业打破行业边界,向上下游延伸价值链,推动了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和中国制造智能化发展步伐的推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所需要的人才不仅需要有战略眼光﹑创新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因此,职业教育应重新优化或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3.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实现自身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必然选择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迫切需要职业教育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合适的人才。但是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在素质、规模、结构、使用上与社会需求与社会和企业的发展不相协调,不相适应。此外,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也迫使职业院校间进行激烈的内卷,因此,高职院校从自身发展角度出发,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变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面临的瓶颈
1.产教融合中各主体角色模糊
产教融合由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四个主体角色组成。目前来说,政府虽然强调产教融合的重要性,但是对发挥产教融合主导作用的认识还不够,很多的时候仍然停留在表明形式上,没有针对性地颁布一些政策,导致产教融合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办学虽然有较长的历史,但对自己和政府和企业的联合作用意识不强。对企业和学校来说,企业和职业院校都是产教融合重要的参与主体,但是各自“主”什么和双方如何平衡配合却一直以来存在边界模糊的问题,最终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而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中虽然有着强烈的意愿,但在行动上非常有限。
2.顶层设计碎片化,政策体系不完善
产教融合是一项宏观系统性的社会工程,需要系统化的顶层设计进行保障。但是现阶段,顶层碎片化问题比较突出,产教融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产教融合政策供给不完善。虽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对产教融合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但基本上是以倡导性为主,缺乏强制性规定;虽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支持政策不断出台,但现有的支持政策仍显不足,政策体系还不完善。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路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2149.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