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方面,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定位目标与方针原则
《决定》指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决定》提出,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原则,《决定》明确,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无疑,这些总体性和原则性规定,也是新时代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方针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转变,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发生了“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意义上的巨大变化,而且成为党和国家事业整体上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
因而,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要建立在我们已经取得的历史性伟大成就、已经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和对改革开放新境界新目标新要求的深刻认识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我们要自觉致力于继续谱写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续篇和持续健全完善具体政策领域的体制机制及其集成创新的时代新篇。
一方面,我们不仅要充分认识新时代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重大进展,比如美丽中国建设显著成效、生态文明制度政策框架的初步建立和改革创新,还要科学总结这些重大进步背后的主要历史经验,比如坚持完善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持续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结合创新。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站在更高的理论与实践起点上,以更强的历史与理论自觉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这其中就包括我们对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的更深刻认识,即服务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的更明确认识,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方法论的更科学认识,尤其是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系统观念,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
总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就是要聚焦美丽中国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218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