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面对的重大现实课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老龄工作进入国家战略阶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老龄和养老服务领域改革作出部署,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的重大任务,是我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全面把握新时代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新态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深刻持久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艰巨。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多。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5.6%。二是老龄化速度快。我国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21年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用了21年时间。受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从2022年开始我国进入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时期,将持续至2035年,每年净增老年人口预计超过1000万,显著高于“十四五”时期年均增长800万的速度。三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预计到2035年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到本世纪中叶将突破5亿,占比接近40%,达到峰值。人口老龄化将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的基本国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将伴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站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准确把握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趋势,增强科学预判、做好前瞻部署、细化落实举措,以事业育产业、以产业促事业,加快推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各项部署落地落实。
科学认识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维护老年人尊严和权利,而且能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我们要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机遇,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认识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意义,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学观点与精准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养老事业发展必须要有养老产业做支撑,避免脱离国情实际走向僵化进而陷入福利化陷阱。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养老产业发展必须锚定养老事业,避免走向过度产业化而损害广大老年人利益。政府大包大揽与市场一头独大均不能有效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各司其职,推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相得益彰,才是中国特色的应对人口老龄化之道。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218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