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金融监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交通运输厅(局、委)、商务主管部门,各财产保险公司,银保信公司、上海保交所、保险业协会、精算师协会,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企业和有关单位:
近年来,新能源车险快速发展,有力服务国家绿色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进一步深化车险综合改革,提升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4〕21号)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新能源车险改革,优化产品服务供给,完善市场化条款费率形成机制,充分发挥新能源车险在损失补偿、风险减量、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
二、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
(一)推动降低维修成本。丰富新能源汽车维修零部件供给渠道和类型,鼓励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通过技术开放,提升动力电池的维修经济性,支持其自营或授权网络向社会销售“三电系统”配件。加强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能力建设,建立完善维修和理赔标准,提升车辆维修和理赔标准化程度,降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
(二)引导消费者培养良好用车习惯。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保险公司通过驾乘操作规范手册、视频引导、现场培训等方式,提高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等的认识,掌握驾驶操作技巧,了解日常维护要点,推动降低车辆故障率和交通事故发生率。
(三)推进数据跨行业共享。支持有关单位建立对接合作机制,推动实现新能源汽车数据跨行业合规共享,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四)探索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研究制定低速碰撞试验标准,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充分利用社会化检测资源,降低汽车企业负担。综合考虑低速碰撞试验结果、易损零部件价格、常见维修项目工时等因素,及时优化保险车型分级等级,推动其与商业车险保费相挂钩,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优化生产设计、完善零部件供给,提高维修经济性水平,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三、创新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
(五)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引导保险行业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和平台,为高赔付风险的新能源汽车提供有效保险保障,实现消费者愿保尽保。研究在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内优化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及规则,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以风险为基础的费率形成机制。
(六)稳妥优化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对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进行合理优化,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新能源车险价格与风险更为匹配,提升市场经营主体的定价科学性。
(七)丰富商业车险产品。支持保险行业围绕新能源汽车商业车险保障需求,创新优化产品供给。研究推出“基本+变动”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支持新能源网约车根据实际运营情况灵活投保。研究探索“车电分离”模式汽车商业车险产品,为相关新能源汽车提供科学合理保险保障。
(八)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充分发挥行业纯风险保费在定价中的基准作用,完善行业纯风险保费测算调整的常态化机制。优化新车型车险定价标准,综合考虑新车售价、续航里程、动力性能、安全配置、保险车型风险分级等因素,提升定价精准度和合理性。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2197.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