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商贸业、规模以上服务业、资质内建筑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的总称。自2011年起,“五上”企业根据“一套表”调查制度相继联网直报国家统计局平台,统计结果直接反映和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程度。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新经济、新产业、新的商业运营模式,不断培育壮大原有市场主体,纳规企业迅猛增加,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一是数量急剧扩张。到今年2月底,全市“五上”企业数量首次实现“破千”,达到1011个。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226户,增长28.8%。从行业看:数量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限上商贸业364个、规上工业327个、资质内建筑业144个;从县区看:数量排在前两位的依次是商州、山阳,分别达到198个和185个,洛南和镇安达到144个,并列第三位。
二是增量势头强劲。与2019年相比,年均增加了104个,年均增长9.4%。其中,仅2021年一年就净增了171户,是纳规工作以来最好的阶段,成绩斐然。从行业看:增量最快的是限上商贸业、资质内建筑业和规上工业,分别增加了124户、31户和28户。从县区看:增量排在前三位的是山阳、洛南和商州,分别增加了51户、42户和39户。
三是质量明显提升。到今年2月底,全市“五上”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328.8亿元,比2019年增长26.4%。从行业看:除资质内建筑业负增长外,其他行业增速呈分化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工业产值呈高位运行,充分说明我市实体经济发展良好、动能充沛,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从县区看:增速均保持全市平均水平上下。
四是存量持续优化。与2019年相比,二、三产业单位数量之比由52.48:47.52调整为46.59:53.41。二产占比有所下降,三产占比略有上升。从行业看:限上商贸业占比上升了5.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占比下降了5.7个百分点,呈现出“一升一降”特点。从县区看:除镇安外,其他县区产业结构与全市平均水平大致相同。
二、主要做法
通过调研走访,我们感受到无论是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还是县区党委政府,都能够牢固树立抓“五上”企业就是抓经济发展的理念,大力培育扶持壮大市场主体,做到了应统尽统、应统早统。取得这样良好的局面,主要是四个方面:
一是各级重视是保障。全市召开推进会、会商会,出台政策文件,举办排行榜发布会,充分调动企业纳统意愿,强推工作落实。县区结合实际,采取了有效举措。如,商州定期考核部门培育情况,倒逼任务落实;洛南以“在库抓扩能,达限抓入库、近限抓培育、新增抓跟踪”的思路,进行梯次培育;山阳以“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方式,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全市上下不懈努力,既实现了入库企业数量的大幅增长,又夯实了经济发展的底盘。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x市“五上”企业发展存在的难点与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251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