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调查与思考

2025-10-13 13:00:10 123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近年来,镇安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抢抓商洛成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的机遇,积极实践、大胆探索,有效促进“生态产品”增值提效、增值变现、增值溢价。为了深入了解探索中的成效和做法,精准查补短板,科学建言献策,近期,镇安县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全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做法与成效

镇安作为商洛唯一一个生态功能县,始终坚持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之路,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着力推动绿水青山“好颜值”向金山银山“好价值”转变。

(一)坚持“四引齐驱”,强化生态产品价值保障。一是组织引航。县委、县政府将生态价值实现纳入“六个做示范”建设体系,作为全县重大改革事项,成立了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1个工作专班、13个专项工作组,构建了“1+1+13”的组织体系,通过11次专题研究破解124个难题。二是考核引领。制定出台《镇安县GEP年度综合考评办法(试行)》,设置生态供给服务、生态调节服务、生态文化服务、双增长双转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五大类指标,纳入镇(街)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倒逼责任落实。三是政策引导。结合实际,制定印发《镇安县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方案》《年度行动方案和任务清单》等12个文件,完善平台、资金、人才、科技、宣传等5项配套机制。四是典型引路。通过试点示范、以点带面,全县培育形成11个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案例,其中《有机认证助推生态产品增值溢价》获评全国优良案例,《创新绿色金融服务“四个三”机制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被国家发改委刊发推广,《我在秦岭有宝》入选市发改动态并获市委主要领导肯定。

(二)探索“四变转化”,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一是变“生态好水”为“经济活水”。抢抓“双碳”战略机遇,依托丰富水资源,引进国网新源公司投资88.5亿元,建成陕西第一个抽水蓄能电站--月河抽水蓄能电站。目前,4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年可实现产值16.7亿元、税收1.3亿元,节约标煤11.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5万吨、二氧化硫0.28万吨。吸引创业成功人士返乡投资4.9亿元,建设“养加销、农文旅”一体化鲤跃智慧三产融合产业园,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5.3亿元、税收3000万元。同时,积极探索水权改革,达成陕南三市首单水权交易,让“沉睡”的水资源活起来。二是变“生态资产”为“金融资本”。通过“双机制”创新--全市首建生态价值转化中心、全省首创“生态贷”体系,构建县、镇、村三级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完成全域农户及绿色企业生态资产评估,开发“茶叶贷”“烤烟贷”等“生态贷+”金融产品7类,实现授信35.7亿元,累计放款4.3亿元,惠及23户绿色企业及1496户农户,有效激活生态资源经济价值。三是变“生态产品”为“溢价商品”。坚持政府主推、企业主体、行业主抓、市场主导,推进“镇安真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吸纳16家企业入驻,构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框架。建成标准化有机种植基地15个、5.84万亩,认证有机企业11家、证书19张,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核准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个、认证国家绿色食品产品3个,认定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3个,实现有机产品产值1.5亿元,依托品牌认证实现平均溢价率超50%,有效释放生态价值经济潜能。四是变“生态风景”为“美好钱景”。先后建成国家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3个、国家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3个,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生态旅游荣誉,推动“来安去安·小城镇安”康养品牌建设。2024年实现游客接待量285万人次、旅游收入17.4亿元,分别增长22.8%、23.3%,生态价值转化成效显著。

(三)促进“四方受益”,释放生态产品价值红利。一是生态增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保护和系统治理,2024年完成营造林11.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88.7平方公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8天,3条主要河流水质稳定Ⅱ类,全县生态产品总值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核算评估达240.82亿元,占全市总价值的16%,居全市第二。二是群众增收。依托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金字招牌,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蚕桑、茶叶、烤烟、魔芋、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巩固提升核桃、板栗、畜牧养殖等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林下经济,带动6.8万农户嵌入产业链,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增收2200元、增长7.6%,达仁镇通过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评估。三是企业增效。推动矿业规模化、绿色化、延链化、数字化、安全化“五化”转型,培育清洁能源、汉白玉新材料、石灰岩新材料、钨新材料、铅锌新材料“五大工业支柱”,今年1-3月,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2%、居全市第一。四是集体增富。盘活乡村生态资源,探索推行以变废为宝、变财为业、变散为聚、变绿为金,组织建设好、发展模式好、联农带农好、风险防控好、经济收入好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引领“四变转型五好培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全县156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这一做法成为全市唯一一个入选全省深化“三个年”活动创新案例,相关做法得到省委书记赵一德批示肯定,并在中央《农村要情》刊发推广。

二、挑战与问题

(一)核算体系不健全。一是核算难度大。国家层面尚未建立统一的GEP、VEP核算标准,技术规范专业化强且流程复杂,部分基础数据获取需依托卫星遥感、生态模型数据获取,县级自主核算能力明显不足。二是成本费用高。目前GEP、VEP核算多采取委托第三方科研机构进行核算,据了解,市县核算年度GEP的市场价格为30万元—150万元,财政支出数额较大。三是结果应用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主要反映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潜在经济价值,核算结果可比性、公认性和权威性不高,市场认可度低、应用场景还需拓展,对指导县级实际工作指向性不够明晰。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镇安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调查与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257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