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是巡视工作的“后半篇文章”,是监督、整改、治理有机贯通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强调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为巡视发挥标本兼治作用提供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建立覆盖巡视整改全周期的责任体系和制度流程。本文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等精神为背景,结合党中央关于巡视整改工作部署要求,深刻剖析国有企业巡视整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系统研究提出提升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工作质效的工作思路、方法路径。
【关键词】国有企业、巡视整改、工作思路、方法路径
巡视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制度安排1。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战略高度对巡视工作作出新部署,强调“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2。发现问题是巡视工作的出发点,解决问题是巡视工作的落脚点,强化整改落实和成果运用,是新时代巡视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探索提升国有企业巡视整改工作质效的方法路径,抓实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对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做好国有企业巡视整改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巡视整改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2次主持召开会议听取中央巡视汇报,每次都对抓好整改提出鲜明、严肃、具体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如果巡视发现问题不了了之,就会损害巡视威慑力,必须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代;要强化巡视整改责任,把责任压给被巡视单位党委(党组),限期整改落实;反馈巡视情况时要直指问题,不要搞任何遮掩;各级党组织整改不力是失职,不抓整改是渎职,对敷衍整改、整改不力、拒不整改的要抓住典型,严肃问责”3。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把“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单列一章,对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各阶段、各环节、各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在强化整改落实和成果运用上压责任、强监督,见真章、求实效,为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要深刻认识抓好巡视整改是全面贯彻巡视工作方针的内在要求,是发挥巡视震慑、遏制、治本作用和减存量、遏增量的重要途径,是保持巡视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抓整改就是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抓整改就是推进高质量发展,抓整改就是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把抓好巡视整改作为检验“四个意识”的“试金石”,作为检验“两个责任”的重要标尺,切实增强抓好巡视整改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二)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巡视本质是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责任的政治监督,重点在于发现和推动解决影响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根本任务是督促全党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当前,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在国有企业还依然存在,落实“两个一以贯之”重要要求不到位,执行“第一议题”制度不严格,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屡禁不止,党内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与“两面人”等突出问题仍有发生,自我革命任重道远。巡视及巡视整改就是要推动被巡视党组织恪守“央企姓党、央企为国”的政治本色,牢记“发展企业、创造价值”的职责使命,着力解决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深刻认识抓好巡视整改是保障和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4,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能建作为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国家队、排头兵,坚定不移把巡视作为管党治党、管企治企重要手段,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实现价值创造,着力查找和发现影响企业改革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系统性问题,有效推动党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部署要求在公司落实落地。从近几年巡视发现问题来看,被巡视企业党组织仍不同程度存在领导班子“三力”建设不够强、贯彻“三新一高”措施不够实、基础管理水平不够高、防范化解风险有差距等问题。只有压实巡视整改“四方责任”,从严传导压力,推动巡视整改与强化风险防控相结合,与强化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打好整改“组合拳”,才能推动解决制约企业改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助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强化巡视整改面临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巡视整改是严肃的政治任务,必须较真碰硬,问题不解决不放过;发现问题必须整改、惩治。但对标对表党中央“最严整改要求”,有的党组织当前在强化思想认识、压实整改责任、凝聚整改合力、提升整改质效等方面,还存在“五大不足”。
(一)整改认识需深化。有的政治站位不高,思想认识不足,对巡视整改重要性的认识和巡视整改的总体要求领会不深、把握不准、执行不力,存在惯性思维,抓整改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还不够强,一定程度存在“等靠要”思想,推动“要我改”到“我要改”存在差距。有的“新官不理旧账”,责任意识欠缺。
(二)整改责任不够实。有的对巡视整改重视不够,有效履行巡视整改整主体责任、第一责人责任、“一岗双责”还不够到位;有的没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深入剖析问题,整合整改力量,优化整改措施,推进真改实改,存在个别部门、个别人员搞整改、编措施、写报告等情况;有的党组织存在“过关”心态,把巡视整改作为阶段性任务,工作上“前紧后松”。
(三)监督合力不够强。有的整改监督力量整合不够,监督责任不到位,监督质效不高,监督工作存在“零星化”“碎片化”的倾向;有的系统性、协同性不够,巡视整改过程指导检查、督促落实不够有力,对落实巡视整改不到位、走过场等问题追责问责不够到位。巡视机构、纪检机构、组织部门有效加强工作协同,增强巡视整改监督合力和监督效果方面还需提升。
(四)整改质效不够高。有的对整改的认识、重视、检视、落实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落实巡视整改要求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入脑入心、真抓严管;有的对巡视整改工作虽然比较重视,但抓整改的真招、硬招、实招、管用的招不多,成效不佳;有的执行方面打折扣,存在进度上“跟得上”、形式上“过得去”、成效上“差不多”等现象;有的对某一问题的整改,罗列了多条整改措施,整改状态为全部完成,但是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
(五)长效机制需巩固。有的个别明确完成时限的整改措施,整改过程中存在就事论事现象,没有做到举一反三,存在边改边犯,改了再犯现象;有的抓整改回避矛盾,只“反三”不“举一”,斗争精神缺乏,存在“既往不咎”“下不为例”现象;有的简单以出台文件、开会部署作为完成标准;有的整改不够扎实,个别问题解决不彻底,“常见病”“易发病”转变为顽瘴痼疾,给企业发展埋下隐患;部分历史遗留问题,追损挽损成效不明显,风险化解难度较大,更有的企业领导人员“新官不理旧账”,责任意识欠缺,整改难度大。
三、国有企业做实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的实践路径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健全完善巡视整改工作体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269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