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利尔功能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阳利尔”)是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1年,主要从事耐火原料及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该企业自2018年开展数字化转型,2020年完成全国首条高温材料数字化生产线建设,带动企业从生产到管理全面转型重塑,为企业发展深度赋能。2021年以来,企业产能提高4倍,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2.4%。市委政研室对洛阳利尔数字化转型情况进行了调研,梳理总结了经验做法,形成了此调研报告。
一、企业数字化转型情况
洛阳利尔围绕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深度谋篇布局,以生产线数字化改造为主线,同步推动数字化深度融入企业管理和主要业务开展,实现企业全方位转型重塑,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聚焦数字化转型关键领域。洛阳利尔立足企业需求,从生产运营最关键的环节着手,精准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生产领域。围绕生产的原料储备、成型控制、产品烧制、产品检测、成品仓储五大环节实施数字化改造,实现企业生产方式数字化变革。原料储备环节通过引入生产执行系统,依据产品需求计划、物料信息和库存信息数据采购储备原料,解决了过去原料储备在过剩与缺货之间波动、增加堆场空间成本等问题,有效减轻库存压力、避免库存浪费或不足。成型环节通过引入全自动压机与协同成型系统,由机器自动化压制成型,解决了过去人工操作危险性高、成型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成品稳定性。产品烧制环节通过引入智能转运节能窑炉和高温低氮燃烧技术,解决了过去窑炉温度不稳定、能耗高、出窑产品品质不高等问题,有效降低能耗、提高产品品质。产品检测环节通过引入视觉检测系统,实现3D智能检测产品,解决了过去人工抽检效率低、差错率高等问题,成品出库合格率达100%。仓储环节通过引入智能立体仓储系统,解决了过去平库存储空间利用率低、货物难追溯等问题,实现单位面积储存量增加4倍、产品精准可溯。数字化管理领域。围绕企业的人员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三大环节实施数字化改造,打造以业务为中心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企业管理方式的数字化变革。人员管理通过建立数据中控平台引入办公自动化系统,各层级各部门通过平台自行协作沟通,解决了过去层级管理模式成本高、管理效率低、控制力弱等问题,有效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财务管理通过构建智慧财务管理系统,将整个企业财务纳入统一平台管理,解决了过去财务管理中类目复杂、层级多、效率低等问题,推动财务管理与生产经营高效协同。销售管理通过将下游用户信息接入数字化协同平台,企业各部门均能与用户沟通对接,形成全程在线、即时互动的服务模式,解决了过去与下游客户衔接不紧密、服务不及时不精准等问题,有效提高客户黏性。
(二)抓好数字化转型关键流程。洛阳利尔深度研究,明确数字化转型主要阶段,细化数字化建设关键流程,确保企业数字化转型高效有序推进。周密规划。计划用2年时间、分三个阶段推进转型:2018年下半年,主要进行信息化改造,引进自动办公设备和自动办公系统,将纸质办公系统转变为电子化办公系统,推动企业内部信息、数据的数字化存储处理以及网络建设应用;2019年至2020年上半年,主要进行数字化改造,在老厂区开展新生产线工业适应性试验,重点调试软件系统与硬件设备适配度,研发制造符合企业需求的硬件设备和配套系统;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结合向新厂区整体搬迁,推动数字化生产线全面建设运行。同时,为确保转型期不影响产品交付,提前生产储备2个月的货物;为缩短调试磨合周期,技术小组提前2个月入驻新厂进行试生产;通过周密计划,整厂搬迁、生产线转型没有影响企业生产,搬迁改造工作比预计时间提前4个月完成。采购和研发生产设备及软件系统。根据耐火材料全生产线需求,前期主要购入数字化智能化设备。优先购入安装后即可运行的自动配混料机等一批通用设备,自行研发设计了高温节能窑炉等一批适应企业非标需求的定制设备。引入办公自动化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生产执行系统、分散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和智能仓储系统等六大软件系统。为保障自动化设备正常运行,同步研发设计了适配自动拆码垛、自动包装、自动运输等自动化设备的软件系统。装配调试自动化生产线。在老厂区先行组装2条自动化生产线,调试获取稳定运行参数后,在新厂区大规模复制建设6条自动化生产线。对自动化生产线运行情况全程检测,及时研究解决生产流程衔接不顺畅等问题,针对关键生产环节持续调试改进生产工艺,不断提高生产适配性。比如,自动叉车物料转运系统负重少、速度慢,跟不上出料和传送流程,企业先以人工叉车替代,同步研发液压自动悬挂起重物料运输系统,有效提升物料搬运效率,推动生产流程更加连贯高效。比如,通过改造压机设备、调整系统运行参数等措施,自动化压制成型出砖效率由60秒/块缩短至53秒/块,下一步将缩短至45秒/块,有效提升了产能。
(三)解决数字化转型关键问题。洛阳利尔着力解决好思想认识、人才、技术、资金等关键问题,保障企业数字化转型顺利实施。广泛凝聚共识。对决策管理层,通过召开工作会议、组织参与行业交流、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推动决策层统一思想、坚定数字化转型的决心和信心。对一线员工,通过召开员工大会、发布数字化改造典型案例、征集意见建议等方式,推动广大员工解除思想顾虑、凝聚数字化转型共识。强化人才保障。组织选拔一批专业素质高的技术人员,全程参与通用设备安装调试、非标设备设计研发和生产经营体系优化重塑,在实践中打造一支既懂数字化生产、又懂数字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分类对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开展数字化转型实操培训,组织管理人员和技术能手到其他企业考察学习,通过老带新等方式让技术人才在生产线上学习磨炼,加快成长为熟练掌握数字技术的专业技能人才。依托集团组建的利尔学院,从北京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洛阳理工学院等高等院校招录高层次人才,打造企业人才培养中心,不断充实专业技能人才队伍。推进技术攻关。针对转型过程中设备不兼容、衔接不顺畅、系统不适配等技术性难题,成立技术攻关小组,推出关键技术项目“揭榜”制度和科研攻关项目经费包干、股权奖励、项目收益分红、岗位分红等激励措施,支持鼓励技术攻关和研发创新。企业先后自主研发了大型高温节能窑炉、协同成型机械臂和集散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20项,攻克了超大容量电熔炉绿色节能冶炼等技术难题63项,获得有效专利107项,有力确保数字化转型顺利推进。加大资金保障。洛阳利尔数字化转型初期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投资费用均由集团总部承担,后续由集团总部根据企业转型后降本增产情况,分两年持续投入资金。
(四)推动管理运营全面重塑。洛阳利尔以生产线数字化改造为突破口,推动企业从生产组织到业务流程整体优化重塑。重构生产组织方式。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生产方式重构和流程再造,企业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市场为中心转变,实现“以销定产”,生产计划更加精准、生产节奏更为可控、生产效率显著提升。重构管理体系。通过数字化转型,引入数字阿米巴管理模式,将企业内部组织分为相对独立的作业部门,授予各独立作业部门产、供、销、研等自主运营权力,推动企业管理由层级化向扁平化、去中心化转变,实现组织再造、管理重构。催生新增长点。通过数字化转型,大幅提升了产品加工精度,企业生产的超细微粉等产品跨入新能源汽车等“风口产业”新赛道。依托数字化转型中形成的专用设备研发制造能力,注册成立智能装备制造公司,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随着数字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融合不断深入,企业加快由耐火材料供应商向提供“耐火材料+智能装备+配套服务”的综合服务商转型。塑造企业文化。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上下的数字化思维、数字技能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制造能力、产业链掌控能力大幅提升,“开放协同、多元包容、创新敏捷”的企业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二、主要启示
利尔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做法为其他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带来了一些启示,主要是: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Xx公司数字化转型情况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297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