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低效企业整治,助推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2025-10-19 07:03:52 124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持续推进低效工业企业整治提升工作是我市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和“五未”①用地专项整治的务实之举,也是深入推进“人产城”融合发展,打造品质龙泉的题中之义。今年8月以来,根据市政协202x年度协商计划安排,市政协成立由刘赤波主席牵头、付建伟副主席具体负责,政协相关专委和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题调研组,实地走访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召开“低效工业企业整治”相关工作调研座谈会,外出考察学习,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主要工作进展和成效

(一)当前工作现状和基础。王浩省长在全省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现场会上指出,“要坚定不移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全省各地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强势推进低效工业企业整治。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我市开发区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00家,亩均税收仅9.7万元/亩,与全省(37万元/亩)、丽水市(15万元/亩)目标要求相差甚远,使我市有限的工业用地产出效益低下,进而导致我市一部分成长型企业发展空间受限。低效工业企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租赁问题,且普遍安全管理缺失,极易诱发安全生产事故,给周边企业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影响和隐患。因此,持续推进我市低效工业企业整治提升工作已经是摆在我市面前一项重大、艰巨、紧迫的工作任务,更是推进我市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根据《浙江龙泉经济开发区工业企业“腾笼换鸟”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我市分别以亩均税收1万元、3万元、5万元为目标,全面、扎实、稳妥推进低效工业企业整治工作。其中,2022年被列入低效工业企业整治对象的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企业共76家,涉及企业用地共1051.7亩,其中,改造提升类企业47家687.1亩,腾笼换鸟(政府收回)类企业29家346.6亩。根据低效工业企业整治工作要求,2023年亩均税收将提升到5万元,整治企业将达164家,约占开发区入园企业的55%。

(三)主要做法和成效。一是认真摸清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全面开展低效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调查,建立企业数据库,并按产业类型、区域分布、经营状况、土地面积进行科学分类和具体分析。二是科学制定工作方案。聚焦“高耗低效”“闲置用地”“违规租赁”三大重点问题,制定《经济开发区2022年低效工业企业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整治对象、分类标准、整治措施、处置流程等。三是扎实推进整治工作。组建三个专班小组积极推进整治,跟踪指导企业扩大产能、产品转型、提高税收,引导低效工业企业盘活闲置用地,协调解决“腾笼换鸟”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问题,帮助腾换接盘企业办理建设代办服务、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目前,我市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腾退工业低效用地,建设产业聚集型园区为主要整治方向,助力产业从质量、效率、动力三方面变革,已经完成低效工业企业整治44家575.3亩,分别占年度目标任务的57.9%和54.7%,其中改造提升类企业32家407.7亩,腾笼换鸟(政府回收类)12家167.6亩。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一是经济整体下行压力大。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疫情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在技改投资、社会融资、扩大产能等方面缺乏信心,自身做大做强的意愿不足,企业家信心成为行业协会关注的热点之一。特别是外贸企业下半年出口订单明显减少,有企业反映贸易订单同比减少了80%,企业生存发展面临极大困难。二是产业发展层次较低。我市工业企业以汽车零部件、竹木加工和青瓷宝剑为主,产业发展层次不高,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创新能力不强,市场定价话语权微弱,很多企业还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关键技术、基础元件受制于人。调研中一些企业反映,相关部门对规下企业发展缺乏应有扶持政策。三是企业整体效益不高。根据经商部门提供数据,2021年全市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中(规上企业和规下供地企业),亩均税收5万元以下的企业有216家,占评价企业数的65.6%;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的企业有171家,占评价企业数的52%;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的企业有96家,占评价企业数的29%。

(二)历史遗留问题较为突出。一是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由于开发区建设前期以做大工业体量、增加企业数量为工作导向,入驻企业质量参差不齐,加上个别项目投资者抱有一定圈地、占地行为,经多年累积,导致大量土地闲置、厂房出租现象普遍存在,且部分企业已无实际经营,转而当起了“包租公”,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二是缺乏科学长远规划。由于开发区缺乏长远布局规划,导致园区发展不适应时代需要,企业用地以点状为主,没有进行合理分配利用,导致目前需进行整治的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分布散乱,能够统筹连片、整体出让的土地少,整体推进的难度较大。三是企业违约现象突出。为做大工业体量,开发区建设前期对入驻企业的投资、产值、税收等协议要求较低,加上协议履约监管不到位,导致企业违约现象比较普遍和突出。如现开发区大沙区块、芳野区块内部分企业的入驻协议中没有税收约定要求,导致企业依法纳税意识淡薄。

(三)整治工作成效不够理想。一是工作成效不够明显。迄今仅实现政府收回土地7宗120亩,储备空间较少、分布零散,且大多尚未流转,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开发区内改变土地用途共有36家,目前仅整治到位16家,约占44%,工作推进的实质性效果不佳,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二是小微企业园建设进度滞后。全市目前仅有的小微园售价高,企业不愿承担。如巨龙汽配园面积仅约14000平方米,一层厂房销售单价在4000元/平方米以上,令部分腾退企业和租赁企业难以承受,导致这些企业自行搬迁难度较大。三是疏堵配套设施不全。受规划影响,经济开发区内三产服务业属于改变土地用途,需进行腾退,但有的企业承担着重要的公共服务功能,而且在全市范围内还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和影响。如宝丽洁公司承担着全市的餐饮具清洗服务,安骅和安欣公司承担着全市70%的车辆年审服务、公园南路沿线的新德公司及周边企业集中了全市近50%的二手车销售服务。这些企业因迟迟无法找到合适的搬迁场所,导致暂时无法腾退。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加快低效企业整治,助推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300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