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建筑业发展壮大,对于吸纳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如何加快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做优建筑企业,以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稳住全市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已成为迫切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就此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以来,我市坚持把建筑业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加强培育、规范监管,全市建筑业保持健康发展势头,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总量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全市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完成产值356.36亿元,增长16.2%、居全省第4,是2015年(145.19亿元)的2.5倍,年均增长16.1%;建筑业增加值174.18亿元,增长11.1%、居全省第1,是2015年(113.56亿元)的1.5倍,年均增长7.4%。今年一季度,全市建筑业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21.1%、19.1%,均高出全省10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第1位。
(二)贡献作用明显增强。建筑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021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在二产中的比重达23.1%,分别高出全国、全省5.3、3.7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达9.8%,分别高出全国、全省2.8、1个百分点;建筑业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的10%以上,镇巴县、佛坪县的建筑业税收占税收总额的49%、52%以上,支撑作用尤为明显。同时,建筑业有效带动群众就业,共吸纳从业人员约7万人。
(三)企业实力不断提升。建筑业企业数量、规模、资质实力不断扩大。至2021年,全市共有从事建筑行业的市场主体10263户,其中,有资质的建筑企业612户,是2015年的2.5倍,其中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11家(国企2家),二级企业165家,三级企业436家;产值过亿元的有79户(有3户超过10亿元)。获得高、中、初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约2.8万人,部分企业业务范围拓展到四川、云南、甘肃、新疆以及西安、宝鸡、安康等地市。2021年,有17户企业在省外承包工程,产值26.23亿元。
(四)产业业态多元发展。引导鼓励上规模、有实力的建筑企业创新经营理念,转变发展方式,逐步从单一的房屋建筑施工向公路、桥梁、水利、矿山等业务领域拓展,部分企业由单一的建筑施工向房地产开发、建筑材料、物业服务等领域多元化发展。钢结构、建筑构件、消防设施、防腐保温等一批专业化企业发展壮大,汉中汉邦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建成产、学、研一体化装配式建筑产业示范园,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施工能力持续增强。
(五)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对建筑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成立了建筑业稳增长专班,建立了重点企业市级部门包抓机制。工程项目施工许可办理流程持续优化,审批时限全链条大幅压缩,实现了建设项目市政报装“一窗进、一窗出”集成服务。加大对建筑业的奖励,仅2020、2021年就奖励建筑企业63家次660余万元。强化对建筑行业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文明工地创建,2021年创建省级文明工地17个,省优质工程“长安杯”奖工程2个,市级文明工地135个,市优质工程“天汉杯”奖工程5个。
二、困难问题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打造“汉中建造”品牌——对我市建筑业发展情况的调研与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302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