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镁作为新型轻量化材料,因在3C、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被世界各国视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新形势下,镁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也备受重视,现全球范围内需求旺盛。为推动我市镁产业高质量发展,榆林市政协副主席惠德存带队于5月上旬,赴榆阳、府谷进行实地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及优势
榆林发展金属镁产业已逾20年,凭借区位优势奠定了市场地位,原镁产量连续9年稳居全国、全球第一,赢得“世界镁业在中国,中国镁业看榆林”的赞誉。2020年,全市金属镁生产企业48户,原镁产量56.11万吨,约占全国的62.3%、全球的51%,生产镁压铸件122万件、镁合金1.4万吨,镁板材934吨,连同上游的兰炭、硅铁产业共实现产值约380多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8%。当前,金属镁价格从年初每吨1.43万元上涨到2.08万元,市场态势趋于向好。“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坚持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关键技术攻关,打造集研发设计、检测检验、生产为一体,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
榆林发展金属镁优势突出,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循环产业优势。榆林煤-电-兰炭-硅铁-金属镁-镁合金-镁压铸等上下游产业配套齐全,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使得金属镁产业要素保障齐全、成本低廉,得以快速发展。二是成本优势。依托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硅铁资源,特别是用兰炭副产荒煤气作为燃料生产原镁,加上与山西白云石产区所形成的“煤炭—白云石双重物流”,使金属镁冶炼成本大幅度下降,生产1吨金属镁比同行业的其他地区成本低3000元左右,提振了市场竞争力,并依此占据了大部分原镁市场份额。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冶炼工艺落后。原镁冶炼企业多采用皮江法横罐冶炼工艺,机械化程度低,劳动条件差,利用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当地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探索竖罐项目,但存在品控不稳定,还原罐成本过高,价格竞争力较弱等问题,尚未大规模应用推广。以炭化炉作为配气工段曾是镁冶炼的发展优势,现在却成为其发展瓶颈。镁冶炼近年欲通过单行产业标准与兰炭划分界限的方式自救,但需在政策标准和技术标准方面做大量论证工作。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推进x市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3058.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