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秦岭优质药膳资源打造中国康养产业高地——
药膳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一门中医临床实用科学,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素有“药食同源”“寓医于食”之论。近年来,商洛市准确把握文旅、生态、康养发展定位,依托秦岭生态资源优势,抢抓机遇,聚力打造“中国康养之都”,在药膳产业发展上探索出了一条较为突出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前景与优势
(一)发展前景
政策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稳步推进实施,党的二十大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要内容,中医药及药膳产业在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作用愈加重要。国务院办公厅《“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为药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中医药法》的实施为中医药事业及药膳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从省市级层面看,陕西省先后将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纳入健康陕西行动(2020-2030)规划,并专项推进实施;商洛市在健康陕西规划基础上,将药膳产业纳入“健康产业发展行动”和“康养之都”建设,专班推进实施。
群众需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从“单一吃饭看病”向“多元化健康养生”需求转变,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倡导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健康养生,强化“防慢病、治未病”,对健康进行精准管理。《黄帝内经》载有“凡欲诊病,必问饮食居处”“治病必求其本”“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指出“若能用食平疴,适性遣疫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所谓“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食借药之力,药助食之功”,药膳产品依据中医理论,利用食材的偏性来纠正身体的偏性,在治未病、合理膳食、养生保健上有非常明显的理论实践和经验优势,深受群众青睐。
市场广阔。据《全球康养经济监测报告2023版》统计,全球康养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到5.6万亿美元,个人美容护理、健康膳食、营养与减重、体育活动是全球康养经济中最大的产业市场。新冠疫情后,全球范围内兴起以中医药食疗养生为特色的药膳产业国内外重视,并成多元井喷式发展,其市场前景及经济体量大于中药。2013年以来,全国保健品市场及药膳产品产值已达3000亿元以上,且每年以14%的速度增长。大力发展药膳产业,不仅是中医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将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引擎。
(二)发展优势
生态环境适宜。商洛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夏季平均气温22℃,气象指数、温湿指数“最舒适期”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69.56%,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达到5000个以上,空气质量连续9年全省第一,人均预期寿命78.2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习近平总书记称赞这里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氧吧”。商洛是中国最佳康养休闲旅游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气候康养之都,也是入选全国首批、西北唯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
地理位置优越。商洛地处鄂豫陕三省结合部,是关中—天水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安相毗邻,有“西安后花园”之称。随着西十、西康高铁等“六高”项目建设推进实施,将加快融入西安“半小时经济圈”,为药膳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餐饮历史悠久。商洛据史可考餐饮历史在5000年以上,洛南焦村出土的“红陶水壶”、商州出土的商煮食器物陶鬲、汉代蒸锅“铜釜甑”等文物,是商洛餐饮发展历史的较早实物例证,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于於、商十五邑,是为商君”,传下商邑全豆饼、艾叶熏鸡等菜品。西汉扬雄《解嘲》记载:“蔺生收功于章台,四皓采荣于南山”,民间有商芝肉、艾熏鸡、神仙叶凉粉、荞麦饸饹、水煮豆腐、十三花、空心挂面等经典药膳美食流传至今。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对商洛推进秦岭药膳产业发展情况的分析与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3100.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