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委员、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刚才,各位委员、代表围绕“推进产业工人‘流动+综合’式品质生活配套提级升档”这个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分量、有温度的意见建议,充分体现了大家对我们XX街道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对广大产业工人的深厚情谊。这些真知灼见,听了以后很受启发、也倍感责任重大。在此,我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产业工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我们XX街道作为XX区智能制造产业的重要集聚地,汇聚了超过4万名产业工人。他们是街道发展最宝贵的财富,是撑起“XX智造”品牌的中坚力量。服务好他们,让他们安居乐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过去三年,我们通过“请你来协商·民生议事堂”这个平台,持续聚焦产业工人需求,成功推动了XX技能小镇、共富集市、婴幼儿驿站等一批民生实事落地,XX人才公寓等15.09万平方米的居住空间也已投用,切实提升了大家的获得感。
今天的会议,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将各位的“金点子”转化为推动工作的“金钥匙”,围绕“打造家门口的乐享生活”这一核心目标,用心用情用力,让每一位来到XX街道的奋斗者,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讲三点意见。
一、聚焦安居乐业,夯实品质生活之“基”
安居才能乐业,稳定的生活基础是产业工人安心奋斗的前提。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把大家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食住行”问题解决好、保障好。
(一)在“食”上用心,守护舌尖上的幸福。民以食为天,一餐一饭牵动人心。XX委员提出要做大做强“XX味”农产品品牌,让产业工人品尝到本土特色,这个建议非常好。我们要持续深化“XX味”品牌建设,不仅要让本地的优质农产品走进企业食堂、走上工人餐桌,更要探索建立线上线下联动的直供渠道,减少中间环节,让大家吃得新鲜、吃得实惠。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产业工人的饮食习惯和消费需求,积极引进各类特色餐饮,鼓励和支持建设多元化、多档次的“深夜食堂”,为加班加点的工人们提供一口热饭、一份慰藉,用“烟火气”温暖奋斗者的胃。
(二)在“住”上用情,营造归属感的家园。住有所居,更要住有宜居。目前我们已经建成了XX人才公寓等保障性住房,但“住得下”只是第一步,“住得好”才是我们的目标。XX公司的XX代表提出,要完善人才公寓周边的商业配套、提升绿化水平,这正是我们下一步要发力的重点。我们要对标高品质住宅小区的标准,系统提升公寓及公租房片区的“微环境”。一方面要“补功能”,加快布局便利店、快递站、洗衣房、社区食堂等便民业态,打通生活服务的“最后一百米”;另一方面要“提颜值”,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增加休憩座椅、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让公寓真正成为大家愿意回、不想走的温馨港湾,而不仅仅是一个睡觉的地方。
(三)在“行”上用力,保障脚底下的平安。出行问题关系着每一位产业工人的通勤效率和人身安全。刚才,来自XX公司、XX园区和社区的几位代表都提到了交通问题,既有对便捷性的期盼,也有对安全性的担忧。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系统施策。一是优化公共交通网络。要主动对接交通部门,围绕地铁站、重点产业园区、大型居住区等关键节点,科学增设、优化调整公交接驳线路和班次,并加快引入合规的共享电单车,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二是提升道路通行效能。要联合交警部门对辖区主干道的交通信号灯配时进行全面摸排和智能优化,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缓解高峰期拥堵。三是筑牢道路安全防线。要建立常态化的道路巡查修缮机制,对大家反映的易塌陷、易积水路段,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排查和修复,确保产业工人上下班路上的绝对安全。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推进产业工人品质生活”专题协商会上的总结讲话(精品)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3224.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