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组织的安排,我有幸作为巡察专员参与了对XX工务段为期一个月的第八轮政治巡察工作。这一个月,于我而言,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履职,更是一场深刻的党性洗礼和能力淬炼。从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相对熟悉的业务领域,迈入政治巡察这一全新的阵地,角色的转换、视角的重塑,都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思考。当手中的工作手册与案头的规章汇编交织,当昔日的业务数据与眼前的谈话记录碰撞,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不仅是一次发现问题的过程,更是一次自我剖析、自我革新的宝贵契机。回首这短暂而充实的三十天,诸多感悟沉淀心间,愿在此与各位同志作一交流与分享。
一、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对巡察责任的再认识
初入巡察组,心中既有投身新岗位的热切,也有一丝对未知领域的忐忑。政治巡察,这四个字本身就带着千钧之重。它不是常规的业务检查,更不是简单的评功摆好,而是党内监督的“利剑”,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前哨”。随着工作的深入,我愈发体会到,要用好这把“利剑”,首先必须心存敬畏。
这种敬畏,首先是对职责的敬畏。巡察工作是组织赋予的信任与重托,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组织的形象,我们作出的每一个判断都可能对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一名干部的工作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要求我们必须时刻绷紧思想之弦,将严谨细致的态度贯穿始终。它时刻提醒我,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捍卫纪律的严肃性和制度的权威性,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与滥用。
其次,是对专业的敬畏。巡察工作涉及党建、人事、财务、工程、经营等方方面面,政策性、专业性极强。面对浩如烟海的规章制度和盘根错节的业务流程,我深感自己过往知识的局限。在巡察过程中,我们既是“监督员”,也是“学生”。每一次翻阅文件、每一次谈话了解,都是一次学习充电的过程。我认识到,只有以谦逊的态度尊重专业,不断拓宽知识边界,才能真正具备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睛”,才能让我们的监督精准有力,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最后,是对制度与权力的敬畏。在与被巡察单位同志的接触中,我始终提醒自己,我们之间是平等的同志关系,巡察的目的是“治病救人”,是帮助单位发现问题、堵塞漏洞、健康发展。因此,沟通的方式方法尤为重要。态度谦和、与人为善,既是工作方法,也是党性修养的体现。对权力常怀戒惧之心,才能确保巡察工作不偏向、不走样,真正做到敢于发现问题、公正处理问题,让巡察的公信力深入人心。这份敬畏之心,如同航船的压舱石,让我在纷繁复杂的线索面前保持了定力,也让我在面对阻力与困难时,坚定了前行的勇气。
二、透过现象看本质,于业务中见政治:对分析维度的再提升
在以往的本职工作中,我习惯于从业务角度思考问题,比如一次安全生产事故,我会首先分析技术原因、管理漏洞、人员操作等直接因素。这固然没错,但通过这次政治巡察,我学会了用一种更宏观、更深刻的视角——政治的视角,来审视和剖析问题。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XX同志参加第八轮政治巡察工作的心得体会(精品)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3464.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