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县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的系列决策部署,我镇自2024年以来,始终将移风易俗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风文明水平的关键抓手,通过系统谋划、精准施策与广泛动员,着力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新风,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背景与政策依据
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高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在部分农村地区仍有存在,不仅加重了群众的经济负担,也侵蚀了淳朴的乡风民风,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本项工作的开展,严格遵循了上级部门的政策导向。根据《XX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中关于“深入实施‘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的要求以及2024年省委一号文件中“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强化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功能,持续开展滥办酒席、大操大办、低俗婚闹、高额彩礼、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的精神我镇结合实际,将治理工作重点聚焦于殡葬改革与滥办酒席两大领域,旨在通过标本兼治,引导广大村民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关工作部署强调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健全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并要求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我镇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根本遵循。
二、主要工作举措与实践探索
面对移风易俗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我镇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在2024年至2025年期间,重点围绕宣传引导、制度建设、示范引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健全的组织体系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根本保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移风易俗工作,成立了由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镇工作的规划、部署与督导。
近期,为确保政策宣传的广度与深度,镇党委、政府统筹调配全镇150余名镇、村两级干部,组建了26个专项宣传工作组。每个工作组均由包村领导亲自带队,并指定业务骨干担任组长,确保力量下沉、责任到人。在宣传活动启动前,各工作组均召开了专题动员部署会,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任务分工,将责任压实到每个环节、每个人员,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强大工作合力。这种网格化、全覆盖的组织模式,为后续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创新宣传载体,提升群众知晓率与参与度
宣传教育是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凝聚思想共识的先导性工作。为避免宣传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我镇积极探索贴近群众、务实有效的宣传方式。
我镇充分利用农村地区人际关系紧密、群众夜间闲暇时间集中的特点,将“院坝会”作为移风易俗宣传的主阵地。各宣传组深入全镇8个行政村(社区)的26个村(组),利用通俗易懂的“地方话”“百姓话”,围绕殡葬改革的意义、滥办酒席的危害、文明节俭的新风尚等核心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政策精神和文明理念入耳入心。
为增强宣传的互动性和实效性,宣讲结束后特别设置了现场问答环节。村民代表可就移风易俗工作中的疑点、难点和个人顾虑自由提问,宣传组现场予以解答。对于部分无法当场明确回复的复杂问题,则由专人详细记录问题内容与提问人联系方式,承诺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后,于一个工作日内给予正式反馈。这种即时互动、限时反馈的模式,极大提升了群众的信任感和参与感。
此外,为扩大活动影响力,各工作组在活动前期进行了细致的摸排动员,并特别邀请了村中德高望重的族老、乡贤共同参与,发挥其在村民中的号召力和说服力。据统计,近期的系列宣传活动共吸引超过两千名村民主动参与,现场气氛热烈,群众发言踊跃,“要我改”向“我要改”的思想转变初见端倪。
(三)聚焦关键领域,破除陈规陋习精准发力
移风易俗工作面广线长,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实施精准治理。我镇现阶段将工作重点锁定在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大的殡葬改革和滥办酒席两个方面。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XX镇关于2024年至2025年移风易俗工作情况的报告(精品)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3538.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