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有幸第一时间学习了中共中央于2025年9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通过逐字逐句的研读和深入思考,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和深刻的启迪。《条例》的颁布,犹如一座灯塔,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航向,也像一把标尺,为我们每一位党员如何履职尽责、如何联系群众提供了清晰的遵循。作为一名身处XX单位的普通党员,这次学习不仅是一次理论的充电,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下面,我结合个人实际,浅谈几点认识、体会与打算。
一、谈认识
在学习之初,我首先思考的是,《条例》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节点出台?它对于我们当前的工作意味着什么?通过深入学习中央宣传部负责人的答记者问以及《条例》的全文内容,我的认识逐渐清晰和深刻起来。
首先,我认识到《条例》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集大成者”和“根本遵循”。《条例》明确指出,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部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统领性、综合性基础主干法规。这一定位本身就彰显了其非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分量。它不是对过往经验的简单重复,而是在系统总结党的优良传统,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思想政治工作丰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理论升华和制度创新。这让我深刻理解到,我们今天所从事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再是零散的、经验性的,而是有了一部体系完整、逻辑严密、指导性强的“法典”作为支撑。从总则的宏观指导,到对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社区、网络等各个领域的具体规范,再到队伍建设和保障监督的制度安排,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为我们提供了“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全景式行动指南。
其次,我认识到《条例》鲜明地指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和“人心”导向。文件中“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论述,让我对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有了全新的理解。它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贯穿于所有业务工作之中,确保事业正确方向的“硬保障”。更让我触动的是,《条例》强调“牢固树立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的理念”。这句话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它将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从单纯的理论灌输,拉回到了“人”这个根本。这启示我,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工作的目标是赢得人心、凝聚力量。这与一些基层单位过去探索的“民情日记工作法”等实践经验在精神内核上是高度一致的,即真正走到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
最后,我认识到《条例》为应对新形势新挑战提供了“锐利武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思潮多元多变,特别是网络空间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条例》专章规定了“新兴领域”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这体现了强烈的问题导向和时代精神。这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再满足于传统的“开会、发文、讲课”老三样,必须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学会运用网络语言,掌握新的传播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中站稳脚跟,有效引导社会情绪,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二、谈体会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普通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心得体会(精品)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3788.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