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镇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专题政府工作报告

2025-10-27 12:20:20 125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X镇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2024年,省委、省政府将X确定为X唯一“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试点中心镇”。一年多来,全镇上下高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大旗,以45项核心指标为刚性抓手,用“头号工程”之势全面开启“镇向城”蝶变新征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坚持规划筑城,绘就“乡镇”变“小城”的宏伟蓝图

一是高规格擘画蓝图。2024年6月X镇入选X省“按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试点名单,成为X唯一试点镇。此后,X高度重视,市领导带队多次赴X召开专题座谈会,开展现场推进工作,X市同步成立由市长任组长、24个市直单位为成员的“X镇按小城市标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已召开四次全体会议部署工作。二是高起点谋篇布局。X镇锚定“镇”向“城”跃升,聘请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驻场编制《X市X镇小城市发展建设规划(2023-2025年)》,已通过专家评审,正按程序报批;配套出台了《X市X市X镇按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同步梳理《三年行动项目清单》,列出X市X镇按照小城市标准建设项目(一期)、X市山乡古韵西京古道乡村振兴示范带(X段)项目(一期)等重点项目。三是高效率协同攻坚。X镇深化央地合作,与中建一局签订战略协议,采用EPC模式构建“政府+央企+社会资本”多维共建机制,为高品质建设保驾护航。同时强化督导,市专班驻镇一个月,聚焦小城市建设、典型镇创建及近期韶乐领导调研交办事项,建立项目、产业、村庄包点分片跟进制度,实行“周计划、周总结”闭环管理,打通堵点,加速城市更新。

(二)坚持产业强城,推动“流量”变“留量”的价值转化

紧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战略风口,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头号工程”。2024年以来,全镇累计签约项目涵盖生猪养殖、新型材料、新能源等多元赛道;紧抓涉企服务,深入一线为企业“走找想促”“送解忧”,旺海沥青、祥成商贸等企业先后达规入库,扶持培育“四上”企业总数达20余家。经济指标持续向好,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98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高于X市平均;2025年上半年再传捷报,镇域生产总值达8.9亿元,同比增长3.0%,跑出稳中提速“加速度”。一是农业产业稳步提升。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构建“镇村组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确保粮食安全责任到人。2025年,完成谷物种植15000余亩,完成大豆种植900余亩,经济作物春种面积16000余亩。由致富带头人示范,在X村、X村等成片种植橙子约3000亩、无花果约600亩。积极推广豇豆“订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开展X村豇豆连片种植项目,头茬种植面积达100亩,并成功将该种植模式的豇豆产业种植扩展到各村,种植面积扩展至280亩,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二是能源产业转型突破。以华电X公司“厂区变园”为契机,支持企业“强链、延链、补链”,由单一的火电企业转型升级为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电热冷调综合能源岛“示范先行”试点企业。目前该公司已投资4亿元,完成多项能源项目建设与13公里管网铺设,成功向东锆新材料有限公司供应工业热能,持续推进储能、风电等项目,优化区域能源结构。三是文旅产业融合升级。依托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化利用办学旧址资源,完成了中师剧院、定友图书馆、长尾洞体育公园等一批纪念地建设,打造研学文旅IP。同时,串联X大捷庆功地、宜乐古道等文化资源,引入企业配套完善休闲、民宿、住宿等设施,先后在三星坪村建设了综合文旅项目、特色咖啡屋,在X村打造了璞·山舍民宿、老屋咖啡屋。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获评3A级景区,吸引游客23万人次,形成文旅发展聚合效应。四是乡村产业多元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土地流转、盘活闲置资产等方式,积极发展兴村富民产业。由25个村共同入股,联合成立强镇富村公司,今年4月每村分红到账1万余元。盘活老X边贸城、X村、X村和X村的闲置厂房,建成4处乡村振兴车间,带动近20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各典型村村集体收入稳步提升,2024年6个典型村村集体收入共约225万元。

(三)坚持功能补城,推进“短板”变“长板”的品质提升

一是聚焦基建提质,破解发展瓶颈。X镇投入约1.2亿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巷道、市政路污水管网建设,实现排污排水系统升级,同步推进街道路面全面改造提升、“三线”整治、5G网络覆盖工程。重新谋划镇区停车区域,新建原X汽车站、原林业站、X大桥桥头等停车场5处,提供车位约500个,安装充电车位30余个;完成XX服务区升级改造,可提供停车位41个,进一步化解镇区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完成X大桥桥头至大码头公路硬化,打造入X示范通道(国道XXXX),完成28.2公里路面“白改黑”、绿化及亮化工程,全面提升城镇承载能力与运行效率,为小城市建设筑牢硬件支撑。二是优化服务供给,普惠民生福祉。X镇持续优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资源供给,完善教育服务体系,完成老X中心小学、老X中心幼儿园、X中学、X小学、X市第二中学提质改造,提升学生学习生活质量,增强学校文化吸引力,红杜鹃幼儿园建成开园,新增学位约450个,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完成互联网营销师、养老护理、粤菜师傅等项目制培训共30余人次,全镇新增就业950人。配备X市第二人民医院,担负X市北面9个乡镇近15万人口的医疗、预防保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境内交通主干道意外事故的医疗救治任务。织密养老“服务网”,整合北部8个乡镇敬老院资源,建成X市X区域性敬老院,为101名失能老人分别按比例配备护理人员,安排医护人员常驻提供医疗服务,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养老;协调市交通运输局移交原交通管理站并改造为X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长者食堂,日均服务能力达50人次,有效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显著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三是盘活闲置资产,拓宽服务空间。通过租赁、协调使用闲置地块,盘活建成2个农贸市场。协调原X税务分局闲置办公大楼移交,改造为集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便民服务中心,实现政务服务“一门式办理”“一站式办结”,群众办事效率提升30%以上;同时利用办公大楼部分区域建设X风度书房,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紧抓市教育局向属地政府移交闲置校舍契机,推动原X实验中学改建为功能完善的劳动路社区居委会,为群众办事提供便捷服务。

(四)坚持生态绘城,完成“绿意”变“红利”的效益转换

一是统筹绿化资源配置。2025年种植树木26350株,建成14个生态景观林、19片“桑梓林”、5片“人大林”、3片“党建林”及“青年林”“政协林”“亲子林”各1片。建设了25条村级绿化景观路,46个庭院绿化示范带。落实林长制,严厉打击野外违法用火行为,完成全镇森林质量提升约2100亩。将绿美建设与“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相结合,累计拆除破旧泥砖房572栋,建成实用美观的“四小园”810处,评选出“美丽庭院”示范家庭106户,推动乡村绿化覆盖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树立有颜值、有内涵、有品质的X新形象。二是激活土地资源价值。结合城镇规划,全面优化堤岸护坡、亲水区域、绿化配置和服务设施,有效改善了沿线绿美生态环境。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利用村庄闲置地块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本解决镇域内农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的问题,河流水质显著提升。此外,还利用河道滨水空间,在老街、X等路段打造了5公里的美丽碧道,为超过5000名居民提供了集生态与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美丽廊道。通过协调临时用地管理,拆除X北路沿线广铁集团的20栋、共计2600平方米的闲置房屋,并在原址规划建设了集休闲、健身、文化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公园,将“城市疤痕”转变为“生态氧吧”,惠及周边千余居民。三是挖掘利用资源潜力。在X、X高速出口和国道入镇通道建设入镇标识系统,全面提升X镇门户形象和旅游服务品质。整合闲置屋顶资源,规模化发展光伏项目,融入“X北大门”的岭南文化特色,完成老街主街、主城区排岗路、X南路和中路、群众路共计704栋房屋风貌整治提升。全域推进“光伏+风貌”建设,在符合条件的农贸市场屋顶、村委会楼顶和农房屋顶铺设了5.6万平方米的光伏板,不仅美化了建筑立面,还为村集体带来增收44万元,同时为350户农村居民创造年均1700元的“阳光收益”。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X镇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专题政府工作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387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