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集团亏损治理三季度总结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主管单位关于亏损企业治理的决策部署,系统总结前三季度的工作成效,深刻剖析当前存在的痛点与难点,并对第四季度的决战决胜阶段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
自年初启动亏损治理专项行动以来,集团上下付出了艰辛努力,也取得了来之不易的阶段性成果。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亏损治理是一场关乎集团生存与发展的硬仗,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当前的工作距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距离彻底扭转被动局面,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今天的会议,既是总结会,更是加压会、誓师会。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正视成绩与短板,清醒认识亏损治理的严峻性与复杂性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市场环境与内部积弊已久的历史问题,集团总部各部门、各事业部及所属单位紧密围绕年初制定的亏损治理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各项举措,在止血减亏、提质增效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这是一线全体干部职工攻坚克难、辛勤付出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
从量化指标上看,成效是客观存在的。根据集团财务中心的最新统计,截至2025年9月30日,集团纳入亏损治理范围的子企业户数,较年初下降了15%;亏损总额同比压减了22%。这一“双降”趋势表明,专项治理行动的方向是正确的,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部分长期亏损的单位通过强化管理、开拓市场,实现了季度性扭亏,为集团整体目标的实现注入了信心。
然而,成绩固然可喜,但问题不容忽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以“刮骨疗毒”的勇气,直面当前亏损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四大突出问题,这些问题是制约我们走向胜利的“拦路虎”和“绊脚石”。
第一,原因复盘浅尝辄辄,未能触及病灶根源。部分亏损单位和项目在提交的分析报告中,谈外部市场下行、行业竞争加剧等客观因素多,谈自身管理失位、决策失误、能力不足等主观问题少。分析停留于表面现象,没有真正深入到业务流程、成本构成、风险控制等核心环节去解剖麻雀,导致开出的“药方”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根治顽疾。
第二,历史难题攻坚乏力,“新官不理旧账”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历史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低效无效资产、疑难债权等问题,如同“硬骨头”,啃起来费时费力。部分单位的领导班子存在畏难情绪,甚至抱有“等、靠、要”的思想,认为这些问题是前任留下的,责任不在自己,缺乏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这种“击鼓传花”的心态,导致问题越拖越久、包袱越背越重,最终侵蚀的是整个集团的肌体健康。更有甚者,在一些投资失败的案例中,由于时间久远、人员变动,连最基本的责任追溯都难以实现,这本身就是治理体系的一大漏洞。
第三,数据失真隐患未除,管理决策面临被误导的风险。数据是决策的生命线。但在检查中发现,个别单位、个别项目为了账面“好看”,在数据统计和核算上动脑筋、做文章。例如,有的项目部为掩盖实际亏损,通过不及时确认已发生的成本、虚假调整在建工程价值等方式,制造“纸面富贵”,导致项目利润数据严重失真。这种行为看似掩盖了一时的问题,实则扭曲了真实的经营状况,不仅可能导致集团层面做出错误的资源配置决策,更是严重的诚信问题和纪律问题,其危害性远超亏损本身。
第四,纠偏挽损措施不力,资产保全与价值回收效果不彰。对于已经识别出的亏损点和风险点,一些单位的反应速度慢、应对措施软,未能第一时间采取果断措施止损。在资产盘活和债权清收方面,方法单一、力度不够,存量资产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大量应收账款长期挂账,最终形成坏账损失。这反映出我们的干部队伍在处理复杂局面、运用市场化和法治化手段解决问题方面,能力还有待提升。
同志们,以上四大问题,每一个都直指要害。如果不能下定决心、用尽全力加以解决,亏损治理就只能是一句空话,集团的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谈起。
二、深化战略攻坚思维,筑牢亏损治理的思想根基与长效机制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XX建投集团亏损治理2025年三季度总结推进会上的讲话(精品)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393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