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我支队立足公安交管本职,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与实践。为系统总结经验、研判形势、明确方向,特组成调研组,对近年来我市交管领域“放管服”改革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改革背景与核心要义
深化“放管服”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一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公安交管部门而言,这不仅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更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设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其核心在于通过简政放权、创新监管、优化服务,实现政府权力的“减法”、市场活力的“乘法”和便民服务的“加法”,最终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二、我市交管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实践与成效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公安交管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放管服”改革作为推动交管工作现代化的核心引擎,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效。
(一)服务理念深刻变革,便民利企导向更加鲜明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支队党委深刻认识到,“放管服”改革首要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为此,支队大力倡导并树立“敬民之心、简政之道、公平之策”的服务理念,要求全体民警、辅警从传统的“管理者”向现代的“服务者”角色转变。通过组织专题学习、业务培训和作风建设活动,强化窗口服务人员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推动服务态度从“冷硬横”向“暖优佳”转变。在实践中,支队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定期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主动了解运输企业、驾驶培训机构等市场主体的实际困难,变“企业上门找”为“交警上门送”,切实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这一系列举措,从根本上扭转了部分干警中存在的“重管理、轻服务”的惯性思维,为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服务模式持续创新,办事效率与群众获得感双提升
聚焦群众和企业办事高频事项,支队大力推进流程再造和服务模式创新,着力破解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
首先,线下服务渠道全面优化。在全市各车管所、服务站全面推行“一窗通办”,将原先分散在不同窗口的业务进行整合,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只到一个窗、办成所有事”。同时,根据群众需求,广泛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和紧急业务“绿色通道”等便民措施。例如,针对工作日不便请假的上班族,部分窗口周末轮岗办理业务;针对大型运输企业车辆集中检验、驾驶员集中换证等需求,组织“移动车管所”上门集中办理,极大节约了企业的时间和运营成本。
其次,线上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大力推广应用全国统一的“交管12123”手机APP及我市交警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服务平台将补换领驾驶证、申领免检标志、处理交通违法等30余项业务全部迁移至线上,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截至2025年9月,我市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用户注册量已突破300万,线上办理业务量占总业务量的比例超过70%,群众对交管服务的便捷度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监管理念与执法方式同步转型,营商环境法治保障更为有力
“放”不是“一放了之”,“管”要管得科学、管得到位。支队坚持放管结合、并重,在简政放权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监管模式。
一方面,推动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创新。改变以往过度依赖事前审批的监管方式,将重心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对重点车辆、重点驾驶人、重点运输企业进行风险画像和动态监测,实现从“被动应付”到“主动预警”的转变。对守法诚信的企业,实行“无事不扰”的非现场监管;对存在较高安全风险的企业,则加大检查频次和监管力度,实现精准监管、有效监管。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交警支队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精品)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4237.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