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区人大常委会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作案手法迭代翻新,黑灰产业链条盘根错节,造成人民群众极大财产损失,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为了解反电诈工作开展情况,推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全面准确贯彻实施,X区人大常委会实地走访调研反诈中心、派出所、社区、高校,广泛收集全区人大代表、立法信息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工作开展情况
自2021年全民反诈专项行动启动以来,X区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取得“两升三降”(破案率、打击力持续上升,警情、发案、损失连续下降)的积极成效,有效遏制案件高发多发态势,大幅度降低群众财产损失,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
(一)高位部署、高位推进,汇聚整体工作合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四专两合力”(专题研究、专门队伍、专案攻坚、专业技术,抓好内部合力、促成外部合力),将反诈工作上升到除险固安、推进平安X建设的高度抓紧抓实。成立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和区政府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任“双指挥长”的全民反诈指挥部。制定出台“警银快速联动”等15项工作机制,形成周通报、月调度、季联席、年总结全周期管理模式,细化各部门镇街责任清单,并纳入平安建设考核和平安报表。
(二)全员全域、精准发力,构建全民宣传体系。一是壮大队伍,夯实力量。建立反诈宣传分包机制,在区、镇街、村社区,遴选组建千余人红岩反诈宣讲预警队伍,结合“110”警察节、开学季、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定期定点常态化深入村社区开展反诈宣传活动近万场次。二是形成品牌,扩大影响。创设“黄桷树下反诈故事会”“快递包装反诈贴画”“反诈桌签”等特色品牌,精心制作《纸片人动画防范养老诈骗》《警花坝姐萌动画》等反诈短剧和漫画,联合美团公司、口腔诊所开展宣传,将反诈工作融入群众生活。三是关注重点人群,落实精准宣传。深挖教育大区资源,警校联动合作,走进大中小学以及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民反诈红岩剧场”巡回展演等宣讲活动300余场。针对公职、医护、财务等群体,建立定期分析研判制度,督促各单位坚持常态化通报反诈典型案例、开展反诈主题活动,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量达35万人。针对老年群体,定制防范养老诈骗宣传PPT,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强化对保健品、养老服务等多发诈骗手法的宣传警示。针对听障群体,组建无声警务宣讲团,定期深入基层组织听障群众学法,着力保护弱势群体财产安全。
(三)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形成高效治理机制。一是前移治理关口。加强“电话卡、银行卡”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在X市率先试行“两卡管理与风险预警系统”,向银行、通讯企业及时推送“两卡”预警8万余次,有效遏制“两卡”违法犯罪滋生蔓延。二是严密管控措施。强化涉诈重点人员管控,建立属地镇街负总责、派出所负主责的“一人一专班、一人一档案”工作模式。公安、市场监管、税务等多部门联合作战,深入酒店、写字楼、公寓小区等重点区域,全面清理排查涉诈窝点,最大限度挤压犯罪活动空间。三是深化预警劝阻。搭建预警工作专班,健全“派出所+社区”预警劝阻工作机制,全面进行电话、短信预警和见面劝阻。
(四)智侦引领、专案攻坚,营造高压严打态势。依托全区智慧侦查中心建设,完善指挥调度、案件研判、落地行动等机制流程。建立警银、警通联动协同工作机制,制订《涉诈线索反馈移交工作规范》,常态化组织各银行和四家运营商开展专题研究。开展“跨境打击”“断卡”“断流”“拔钉”等专项行动,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快侦快破全市首例诈骗境外人士及虚拟货币洗钱案等典型案件,破获最高检、公安部双督办“5.11”电信网络诈骗专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54名,冻结涉诈资金1300余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三年的全民反诈专项行动,X区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安全感明显提升。通过梳理分析,也发现了当前各地反诈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精品)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424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